第47頁(第1/2 頁)
在一切貨幣手段出現之前,老祖宗們不是還有以物易物這一招的嗎?
誰知老村長堅定地搖了搖頭,格外莊嚴地說:「不,這裡的田地都是歸屬於榮國公他老人家的田地,收下來的糧食也都是他老人家的糧食……」
說到一半,老村長才想起來這些田地現在都已經改在賈放名下了,趕緊放緩了語氣,說:「當然,現在都是您老人家的了!」
被迫成為「老人家」的賈放,哭笑不得地聽老村長繼續義正辭嚴地說:「我們替您打理田地,您除了給我們口糧,還每年命人送錢給我們……我們哪裡還能動用您的糧食?」
賈放想了想,又問:「這麼說來,應當是還有好些餘糧尚且存在村中了?」
老村長肅穆點頭,然後邀賈放一同前往吊腳樓的三層。
原本賈放一直以為這裡吊腳樓的三樓是各家各戶的臥室,誰知不是的。通風最好,乾燥條件最好的三樓,竟然被桃源村的村民當做了糧倉,存放的全都是稻米。
「三爺,除了各家各戶家裡,村口還有好幾座糧倉,也是吊腳樓,裡面也都儲滿了稻米。」老村長滿懷自豪地說,「國公爺沒讓動,我們就全都好好存著。」
這些桃源村的村民,除了天性淳樸以外,竟然還有一份信守承諾的義氣。否則他們完全可以將大部分出產都作為自己的口糧,只給榮國府留下一小部分。但現在賈放望著吊腳樓三樓滿滿堆放的稻米,心中充滿了敬佩。
賈放:「那麼,村中種了這麼久的雙季稻,應該存下不少稻米了吧?」
老村長驕傲地點頭:「那是——少說也有十萬石了吧!」
賈放聽見「十萬石」這個數目字,腳下一個趔趄,差點一跤跌倒,直接坐在吊腳樓的樓板上。
他想到了這個桃源村有糧,可是萬萬沒想到桃源村竟然會有這麼多糧。
他確實期待著一個驚喜砸到自己頭上,可是這驚喜太大了,幾乎成了驚嚇。
竟然有十萬石糧食放在這麼個小村裡?
賈放連忙問那老村長:「難道我爹……榮國公從來沒有提過說想把這些糧食運進京嗎?」
老村長撓撓頭,說:「早年間有位大管事好像提過一嘴……不過好像因為什麼路稅的,就作罷了。」
路稅?——賈放聽說過這個稅種,大致知道是一種「過路稅」,可能會根據貨物的價值在過路時進行抽成。
「我知道了……多謝老丈!」賈放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事,轉身就沿著吊腳樓的木製階梯向樓下衝去。
「村長,我暫住在賢良祠附近。晚上我需要休息,請不要讓人來打擾我,飯食什麼的不用大夥兒費心……」賈放一邊走一邊吩咐。
老村長急急忙忙地追下來,賈放已經跑得沒影兒了。老村長只得跺跺腳,懊喪地連聲嘟噥:「三爺,這糧……」
關於桃源村的存糧,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他還沒來得及向賈放交代呢!
第32章
晚飯後,賈放出現在了榮國府裡——賈代善的外書房跟前。
賈代善一出門,賈政就自然而然地把自家老爹的外書房拿來用了。外書房晚間昏暗,唯有賈代善的外書房這裡一點就是十幾枚明晃晃的蠟燭——也只有「刻苦攻讀」的賈政在府裡有這個待遇。
賈政讀完了書,自己做了一首七言絕句,念給身邊紅袖添香的丫鬟聽,丫鬟卻只有笑著誇好的份兒。這令賈政多多少少還有些心有不甘。
可巧這時來了賈放,賈政這叫一個高興:「三弟,你終於來請教哥哥啦!這是讀了哪本聖賢之書?」
賈放打個哈哈,心裡在想他可能來錯地方了——這種問題請教賈赦可能更好。
但他抱著試一試的心理,還是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