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4/5 頁)
滿含深意的直視著馬遷安,緩緩道來。
我的心,深如大海!您怎會知道?馬遷安一瞬間在心頭冒出了不知是那位牛人說的臭屁話,嘿嘿暗笑。
“我們南洋華僑,在來到南洋前,就已經在家族,村落,自助性社團的集團中生活慣了,在惡人遍地的南洋,如果離群索居,不是有被謀殺,便是有被賣為奴隸的危險。所以除了加入同人集團為成員外,沒有別的生存之道。當他們來到南洋後現英國當局,對於保護現住民及華僑的生命財產,幾乎近於亳不關心。我們華僑因為處在半無政府的狀態下,所以華僑之中,有不少加入會黨,以確保生命的安全。可是,會黨對會員以外的人,又視之為敵人,所以組織華僑全體的安全保障機構之需包括會黨,又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華僑團體,雖然各有不同,但大體可以以建立會館這方面來區分,有同族團體,同姓團體,慈善團體,公益團體,地域團體,社會教育團體,寺廟等,實是很多。每一團體均有其特定的信仰物件,例如各項宗旨,提倡集團內的團結和互相扶助。但除了表面的宗旨以外,意圖某種的集團利己主義這一點,還是共通的。例如慈善團體,以慈善為幌子,由募集資金與分善款,當事人得到財富和名譽,受濟者得到實益。據云,透過這慈善行為,政治家可以建立地盤,就是當作財的手段,也沒有比這再好的方法。
唔?陳嘉申不知道自己的口中怎麼會冒出政治家這個詞,不禁心中微微一動,難道政治?建立會館這就是政治嗎?靜了靜心神他接下去說道:
“除了會館,還有會黨,會黨的黨員對於會保持著忠誠,會擁有絕對的權威,國父孫能夠在南洋組建同盟會,就是因為獲得了會黨的支援。當然我不否認,我也是一個會。”
馬遷安早知南洋情況,但他要陳嘉申自己說,聽到這裡,他不禁微微笑了,介面道:“您不僅是一個會,還是會領袖,這您也不能否認吧?”
第178章 大個熊樣
陳嘉申點了一下頭,又搖了一下頭,直言不諱的說:“我是會,我僅是南籌總會的會,況且這僅是個鬆散的聯合體,我個人聲望還未達到振臂一呼千夫景從的地步。”
“您不同意在本地建立有政治目標的政黨?”馬遷安有些不死心。
“是的,沒有必要,我沒有必要與殖民政府對抗,對抗如不能成功,那樣會摧毀我們幾代華人的心血,我始終認為這裡只不過是華人**寄居的地方,我們連公民權都沒有,這塊地方誰來統治對我們華人來說都無所謂,我的祖國是中國,我們終究會葉落歸根,回到她的懷抱。”
馬遷安一拍腦袋,心中暗自後悔,又辦了一件操之過急的傻事。他忽略了陳嘉申對祖國的感情,忽略了老先生一直把自己視為中國人,他不認為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是自己的故鄉,他認為沒有義務去管本地的政治風潮。
歷史上陳嘉申儘管在南洋出生成長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畢生視中國為祖國,把自己視為中國的子民,隨時願意為中國而獻身,他對中國大6政治的熱忱甚至越了他的商人稟賦,以至於毀家救國。但另一方面對南洋當地的政治和本土人民反抗殖民壓迫的鬥爭則不關心,始終作為一個局外人。
每個人都有其侷限性,不論他曾經多麼偉大,或者正在偉大。
“那麼打個比方來說,假如日本人侵佔了南洋,打到了您的第二故鄉,您會怎麼處理?”
陳嘉申瞪了馬遷安一眼,“當然要抵抗,就像中國國內的抗日一樣。”
“那您不覺得英國人與日本人都是一個本質?”
陳嘉申回答不上來,又瞪了一眼馬遷安。
“那麼您聯絡眾多的華人社團最終目的是什麼?沒有考慮到本地華人落地生根的要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