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黃連救人無功,人參殺人無過(第3/4 頁)
吃人參,很可能就會破壞這種平衡。
短暫破壞,或者平衡只是傾斜了一點點倒是沒有問題,可若是長時間如此,或者陰陽完全不平衡了,身體想不生病都難。”
“我明白了,回頭我就跟她說一下。”葉向暖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
陸軒卻是道:“你朋友要是真不舒服,回頭來這邊我給她看看,反正別自己亂吃藥就行。”
葉向暖道:“嗯,我一會就給她打電話。”
“其實這做人和藥性其實也是有共同之處的。”
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張景才笑著道。
大家轉頭看向他,張景才道:“人也有“黃連”“人參”之分。
黃連型的人,眼睛總是瞄準別人的毛病。
他“恨鐵不成鋼”,喜歡“治病救人”,一發現別人的過失和缺點,或疾言厲色地指責,或語重心長地教誨,或自高姿態地議論,或碎言碎語地抱怨。
但是,儘管他的話句句是真理,別人還是煩他,就是因為他讓別人心情不好。
人參型的人,著眼於別人的優點,從不吝惜溢美之詞,把別人哄得開開心心,舒舒服服。
即使不得不給人指出缺點,也儘量在“總結成績的基礎上找差距”。
所以,別人都喜歡他,就算被他“捧殺”也不會怨恨他。”
眾人聽到這番話後,隨即陷入沉思。
大家都沒有說話,似乎都在想著,張景才這番話裡面的道理。
一個人真正的覺醒,不是父母的諄諄教誨,真正能夠讓人如夢初醒、看透人生的是自己刻骨銘心的經歷,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師!
只有百分之一靠的是別人的提醒,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靠的全是千磨萬煉,任何人的勸阻都不會讓一個人大徹大悟!
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次就夠。
吃虧和吃飯一樣,吃多了自然就會成長。
能點醒一個人的從來不是說教,而是磨難;能說服一個人的從來不是道理,而是南牆。
成年人之間只能用身上的標籤篩選,所以說話別人討厭時,才知道自己錯了!
“黃連救人無功,人參殺人無過”,老祖宗留下的話太精闢了!
的確,黃連味苦,人參大補,一個標籤很重要,因為我們去了解一個人或一個物件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標籤,先入為主的印象佔了主動,讓我們就會不自覺地朝標籤方面去想。
……
葉向暖沒想到,自己只是問幫朋友問了一下要不要吃紅參的事情,沒想到陸軒竟然跟她說了這麼多。
關鍵是,不只是說到了人參,甚至連沒有問及的黃連也順帶提了一嘴。
而且不止如此,從人參和黃連的區別,還說到了做人的道理。
當然,不只是葉向暖一個人驚訝,其他人也差不多。
而陸軒,則是在坐診了兩三天後,就坐上了前往京城的飛機,一起的還有黃北山和張景才二人。
中華醫學科技獎,是這兩天幫著借用聯南中醫會館的名義報上去的。
陸軒除了提供了一下原稿之外,剩下的工作幾乎都是這兩天在忙活。
而且,兩人雖然沒有申報什麼專案,可也拿到了中華醫學科技獎的邀請函,屬於特邀嘉賓的那種。
陸軒三人一起前往京城,這是其他人都沒想到的。
但很快就有人腦補了一下,可能是京城的醫院同時邀請了三人。
這個猜測,幾乎全票透過。
有人甚至問了季修文,季修文倒是知道陸軒去京城幹嘛,不過中華醫學科技獎的得主是不是陸軒暫時還不得而知,他也不好說什麼,只能笑笑沒有說話。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