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pdf > 第48部分

第48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知識積累大將軍是九千歲心尖寵皇帝哭暈了【凹凸】天上掉個小金毛斬神:召喚呆毛王后,我直接無敵無畏契約:這個入是桂啊!新世紀福音戰士,在維修部的故事乒乓:師承張藏獒續寫國乒榮耀網王之幸村精市的小網友超厲害的前世不知老婆好,重生糾纏要抱抱末世武裝機動車:鐵人三項行動你是說吸血鬼在名柯開深夜食堂?崩鐵,鏡流師弟的我加入屠神組超氣人影帝不為人知的那些年快穿,男主他又又又殺瘋了快穿之炮灰逆襲上位霍格沃茨的遠古惡魔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家有邪神初長成變身失落公主,我在新手村賣核彈籃球夢之揮手之間

要間斷,如同你剷除盜賊,要有一個徹底杜絕的決心。無事時,將好色、貪財、慕名等私慾統統搜尋出來,一定要將病根拔去,使它永不復發,才叫痛快。再打個比方,就好比是貓逮鼠,眼睛盯著,耳朵聽著。摒棄一切私心雜念,態度堅決,不給老鼠喘息的機會。既不讓老鼠躲藏,也不讓它逃脫,這才是真功夫。如此才能掃盡心中的私慾,達到徹底乾淨利落的地步,自然就恢復良知了。”

也許有人會提出異議,王陽明這樣做是不是神經過敏?壞的念頭,人人都有,而且時刻都有,比如看到美女,百分之九十的人會想到床。老舍寫過一部小說,裡面的男主人公看書時一看“女”字旁的字就想入非非,但那男主人公是個真正的漢子。

其實,這正是王陽明“知行合一”的註腳,你的心一動(知),其實就已“行”了。不要認為一個小私心無傷大雅,時間一久,肯定會出大問題。

民國厚黑學大師李宗吾說:“小私心就如星星之火,你就是不踩滅它,它也不會燎原。”當然,這只是李宗吾的一面之詞,沒幾年後,就有一位後來的偉人毛澤東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由於我們的私心就像是呼吸般永恆存在,所以我們就要時時刻刻留意他,這即是王陽明提倡的“必有事焉”。

“必有事焉”字面即使是,肯定有事。有什麼事?就是狠鬥私心。狠鬥私心的目的是什麼,就是光復良知。千萬不能忘記這件事,這就是“勿忘”;但你也不要拔苗助長地去光復良知,不要著急,慢慢來,這就是“勿助”。

可世間有些人就是著急,恨不得一天內就能把良知光復,然後一勞永逸,永遠活在極樂世界。王陽明對這種心態提出警告說:“你們呀,做功夫時千萬不要著急(助長)它。上等智慧的人很少,幾乎沒有人生下來就具備聖人的心性。所以說,光明良知的學業必然是一起一伏、一進一退的。千萬不要因為我從前用了功夫,到現在這功夫不管用了,我卻還勉強裝出一個沒有破綻的樣子,這就是助長。這種做法的危害就在於:連從前的那點功夫也給遺棄了。這可不是小小的錯誤。好比一個人走路,不小心跌了一跤,站起來就走。這就是假裝一副沒有跌倒的模樣來,其實疼痛與否,只有你自己知道。

“各位只要經常懷著一個‘自然而然,不焦急’的心,耐心地去用功,別人嘲笑你、誹謗你、稱譽你、侮辱你,你都不介意,功夫上無論是進還是退,你不要管,只是悶頭在良知上用功,時間久了,你就能體會到快樂了。”

致良知:聽從第一感覺

致良知,有兩個內容。第一是向外的:用你的良知施加於萬事萬物,也就是用良知去做事。第二是向內的: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光復良知。實際上,這兩個內容在王陽明看來就是一個內容,因為王陽明說心外無物,你去做事時,事就在你心裡,還是在心中光復良知。

不過,王陽明對第一個內容討論得特別多,他曾說,人的良知是不倚仗見聞(心外的事)的,孔子說:“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其實只是在見聞的細枝末節上尋求,要抓住主幹(內心上用功)。

有弟子就問他:“您居然說見聞是次要的,我不明白,難道見聞可以去掉嗎?”

王陽明說:“你誤會了。實際上我想說的是,良知是和我們與生俱來的,它就在我們心中,所以不可能是從見聞上產生的。但是呢,良知不可能離開見聞。現在有好多人總是在見聞上用功,那就是捨本逐末。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見聞酬酢,雖千頭萬緒,都是良知的作用和流行。如果離開了見聞酬酢,也就無法致良知了。那麼,你說,良知和見聞是不是一件事?因為你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一切見聞,都是你心動後的產物,它在你心內,而你做出了某些行為和決定,就是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豪門團寵:夫人她來自古代心惑紫水晶夜曲古武至尊沒有老公很多年靈感巨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