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第2/3 頁)
缺乏經驗、尚未完全組織好的警察執行的。可是,在西方人看來,最令人驚奇的是,在蘇佔區內沒有任何干涉,那裡的公民到投票場去投票,享有與這個國家其他地方同樣的自由。
投票率是很高的‐‐為應參加投票人數的百分之九十四。右翼人民黨在選舉中獲勝,得到百分之五十的選票和國民議會一百六十五席中的八十五席。社會黨人獲得百分之四十五的選票和國民議會中的七十六席。共產黨人獲得百分之五的選票和國民議會中的四席。選舉結果有趣地證明,儘管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兩次大戰間的黨派先後在陶爾斐斯、許士尼格以及納粹的獨裁統治之下遭受壓制而銷聲匿跡,但奧地利人的政治忠誠還是堅持不衰。和第一共和國的初期一樣,天主教勢力強大的農村地區主要是投人民黨的票,而城鎮則投社會黨人的票。但與1934年前那段時期比較,社會黨人已經改善了他們的地位。在維也納本市,選民的大部分逃票是集中的,社會黨人贏得的選票不少於百分之五十七,而且從全國範圍來看,證明除因斯布魯克外,各州首府對他們的支援都有所增長。
在選舉期間,三個政黨都約定繼續結成聯盟,因此在這個基礎上成立了新政府,以人民黨領袖利奧波德&iddot;費格爾為新總理。12月8 日,盟國委員會接到了推薦的新部長名單。部長職位按比例分配給兩個主要政黨:人民黨八名,社會黨六名。餘下兩個職位給無黨派人士,一個職位給共產黨。按照嚴格的公平合理的做法,共產黨所獲選票甚少,分配名額是沒有份的‐‐當然也不能保留原來共產黨人的內務部長和教育部長職務。然而,人民黨領導人認為完全排除共產黨人是不策略的,因此新建一個動力和電氣化部,由共產黨人任部長,目的在於繼續取得該黨的合作。這一著是厲害的,使共產黨沒有理由訴說自己受到歧視。322 盟國委員會沒有立即批准這份名單。特別是蘇、法兩方對於曾與納粹有過瓜葛的幾個人表示不同意。經過四次調整,包括否定尤利烏斯&iddot;拉布(後來他在1953年當上了總理),盟國委員會才在12月18日的第十二次會議上批准了調整後的名單。12月19日新國民議會召開會議。12月20日又召開了國民議會和上院聯席會議。上院是同時由各州議會選舉的。卡爾&iddot;倫納博士當選為奧地利第二共和國總統,所得票數為二百零五票中的二百零四票,一票棄權。倫納任命人民黨領袖利奧波德&iddot;費格爾為聯邦總理,社會黨領袖阿道夫&iddot;謝爾夫為聯邦副總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