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英明神武(第1/2 頁)
永平三十年臘月十六,乃是乾國皇帝陛下李冉的五十大壽。
早在一個月之前,相鄰的燕魏齊都派出了使節團前來恭賀大乾皇帝的壽辰。前幾日,從不出南疆的藍氏少族長也到了京都城。
陛下心中暢意,特下旨讓京兆府尹在他生辰那日取消宵禁,讓京都城的百姓們也與他同樂。
一大早,京都城的老百姓就都按捺不住興奮和激動起了床,目光都望向了乾宮的方向,成群嘰嘰喳喳議論著今日宮裡頭該是何等風光。
有訊息靈通的人士鄙視地瞧了瞧那些望錯了方向的人,“你們是在看萬泰殿?”
雖說從視野望去,根本就看不見乾宮的影子,就更別提什麼萬泰殿了,但淳樸的老百姓們卻還是固執地點了點頭。
“是啊,今日陛下生辰,萬泰殿裡一定很熱鬧呢!”
“切!一看你們就都是土包子,落伍了吧?萬泰殿昨夜走水,陛下的壽宴改到東山離宮了!”
“真的?”
“真的!我大姨的小姑子的侄女婿的堂兄在禁衛軍當差,昨夜還去救火了呢!這還能有假?”
“可惜了!萬泰殿那邊準備了那麼久,竟被一場火給耽誤了。那火是怎麼起的?”
“聽說是守夜的宮女睡著了,不小心碰著了燭臺,燭臺掉落燒到了旁邊的錦簾和綵帶,一下子就都燃了起來。”
“天!那宮女呢?”
“宮女?身在火海,早就被燒成灰燼了,哪裡還能活下來?不過這樣也好,犯了這麼大的禍事,就算從火海中逃過,也免不了要被杖斃……”
“唉!對了,萬泰殿走水了,還有交泰殿和景和宮可用,怎麼就突然換到了東山離宮?”
“這你們就有所不知了吧?咱們陛下英明神武,早就已經將離宮立為備選了,萬泰殿在準備的時候,東山離宮這裡也沒少周理。這不!昨夜交泰殿走水,今晨就已經將請柬傳送到各位赴宴的大人手上了!”
“天佑大乾!陛下聖明!萬幸萬幸!”
交頭接耳的老百姓立刻將目光投射到了東山的方向,一臉崇敬與嚮往,“要不是東山太遠了,真想去東山腳下聽一聽隱秀峰上的離宮今日有多麼熱鬧啊!”
那位訊息靈通人士立刻又嗤笑起來,“想什麼呢!陛下出宮,多大的事兒!那東山能讓你閒雜人等隨意靠近?東山以外十里地,一大早就有五城兵馬司的將士們守著了,除了手持請柬的貴客,誰也不讓靠近!”
被嘲笑的人卻一點也不惱,反而認真地讚歎,“還是陛下想得周到!若是因為我們小老百姓想看熱鬧而出了什麼亂子,那就不好了!陛下英明!英明啊!”
如錦坐在馬車裡,一路上已經聽到好幾處“陛下英明”了。
看得出來,這些老百姓笑容滿足,眼神堅定,這讚歎完全是發自內心,他們是真心實意地覺得陛下英明神武,而不是流於形式,嘴上說說的。
說實話,她很有些驚訝。
從前皇帝舅舅已經算得上是位明君,在他治下國泰民安,四海昇平,百姓的日子過得很是富足。
可是,也難免還會有人私底下埋怨朝廷政令嚴格,各種苛捐雜稅壓得老百姓喘不過氣來。
何嘗得到過普通百姓這樣真誠的讚頌?
李冉……竟然做到了。
臨安侯見女兒眼中帶著困惑,笑著說道,“錦兒剛從宿州來,想必還是頭一次見到這種景象吧?”
他目光裡帶著幾分崇敬,“陛下自從登基以來,為了改善民生勵精圖治,稱得上殫精竭慮嘔心瀝血。
三十年過去了,我大乾國運亨通,外無戰事,內無黨閥之爭,百姓生活富足,人人都吃得飽飯。尤其是京都城的百姓,身在天子腳下,感受應當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