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第1/2 頁)
看到書架中的書,王橋體會到什麼叫作潛移默化和傳承。
吳重斌父親是工科畢業,家裡一大堆工科類書。
而自己的父親酷愛文史,在父親影響下,他從小讀得最多的是人文類書,更準確地說是讀了《三字經》《中國通史》等傳統經典著作,對現代科技方面的知識接觸仍然不多。他暗自覺得自己的知識結構有缺陷,得補上現代科技方面的知識。
參觀完臥室,吳重斌開啟客廳裡冰箱,道:「冰箱沒菜,我們到伙食團買點飯菜,廠裡伙食團比學校好得多,不算太難吃。」
紅旗廠廠區面積挺大,有好幾個伙食團,距離白樓最近的伙食團是一食堂。一食堂外牆略顯陳舊,內部陳設相當現代,有一排排類似於火車座位的就餐椅,透過大塊的落地窗能看到無數綠色香樟樹。
一食堂菜品豐富,在其中就餐的人多數是年輕人,年輕人大多數都帶著知識分子特點,眼鏡佔了百分之八十,總體顯得儒雅。
伙食團視窗分為兩半,一半是以川菜為主的本地菜,另一半則是大雜燴,有北方饅頭,也有湯圓和餛飩。菜品賣相不錯,散發出陣陣香味。吳重斌要了蒜薹炒肉、滷肉、肉片湯,又到另一視窗買了幾個北方饅頭。
在走回白樓時,吳重斌在糧油食品供應站買了四瓶啤酒。
糧油供應站是以前的老店牌,實際上老站變成超市,與糧油供應完全沒有關係。
糧油供應站外面,幾個穿著藍褲子、白球鞋的少年坐著自造的彈珠車從坡上滑下來,速度極快,惹來行人一陣呵斥。彈珠車是以彈珠為輪,上面裝有方向盤和剎車,是紅旗廠少年們最喜歡的玩具。
王橋看到熟悉的情景,不禁會心一笑。在紅星廠彈珠是常見物,幾乎每個男孩子都有一輛屬於自己的彈珠車。他是在六歲時擁有第一臺彈珠車,當時最喜歡做的事情是同小夥伴們從一道斜坡往下俯衝,在俯衝中獲得激情和歡樂。
兩人端著飯菜上樓,邊走邊聊小時趣事。
吳重斌道:「我們這些三線廠都是軍工企業,長期處於半封閉狀態。小時候只能在廠裡玩,成群滾鐵環、打彈弓、贏煙盒、打泥巴仗,女孩子跳橡皮筋、丟沙包、踢毽子。讀小學、中學以後我們就按照模型做輪船、飛機,女生就畫畫、彈琴。我們班上還有兩個調皮男生,將停在廠房的小車開了出去。」
王橋笑道:「我們也差不多,童年時期父母根本沒有精力管我們。我們天天在外面野玩,上樹捉鳥,下河捉魚,稍長大就打架鬥毆。我最痛苦的事情是還在父親要求下讀《三字經》,寫毛筆字。」
吳重斌道:「難道你能寫一筆這麼漂亮的毛筆字,這在我們三線廠子弟中還不多見。」
在客廳擺好飯菜,開啟啤酒,正在吃吃喝喝時,門口傳來敲門聲。
晏琳進門見到桌上飯菜,道:「我就知道你們要去食堂打飯菜,這裡有香腸和舌頭,家裡才做的,給你們煮上。」
廚房有免費煤氣供應,輕扭開關就能打燃火,非常方便。晏琳從小就出沒於吳家,一點沒有把自己當作外人,利索地煮上香腸,回頭對王橋道:「我小時候經常到吳重斌家裡吃飯,要說青梅竹馬,我和吳重斌還真算。」
吳重斌開玩笑道:「就是因為太熟,像兄妹一樣,不好下手。」
「你想找打。」晏琳微紅著臉,揚了揚手裡的湯瓢,道,「今天晚上有舞會,我們去跳舞。」
紅旗廠舞會辦了四五年,燈光較為明亮,沒有社會舞廳的烏煙瘴氣,廠裡讀高中的子弟經常結伴前往,家長並沒有嚴格控制。當然,沒有受到嚴格控制和支援是兩個概念,總體來說高中生到舞廳還是很少。
「我還從來沒有在廠裡舞廳跳過舞。」王橋離開紅星廠才上高一,對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