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本故事由真實事件改編”(第2/4 頁)
..........................................................
就在方才不久之前,庫特與主編展開了一場冗長而又喋喋不休的交談。
這一談,竟然持續了大半個時辰之久!
而這場對話的核心焦點,則是圍繞著庫特最新創作完成的那本小說的結區域性分。
主編對於這個結尾持有一種難以言表的看法,若非要用言語形容一下,大概可以說是感覺有些許怪異吧。
讓我們先來簡要回顧一下這本小說的主要情節:
故事中的主角乃是一個天生便帶有畸形特徵的小惡魔。
自其誕生伊始,便與人類共同生活成長,並一直誤以為自身與普通人類毫無二致。
然而,殘酷的現實卻給了它一記沉重的打擊——那些與之相處的人類,僅僅只是將它畸形的外貌當作一種可供娛樂消遣的工具罷了。
終於,在某一天,長久以來壓抑在內心深處的憤怒和痛苦徹底爆發開來。
小惡魔毫不留情地將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類屠戮殆盡,從此之後,它緊閉心門,斷絕了與外界的一切交流往來。
時光流轉,歲月如梭。直至有那麼一回,小惡魔所飼養的寵物意外地打傷了一名前來山中探險獵奇的冒險家。
也正是因為這次偶然事件,小惡魔開始漸漸地重新接觸到一部分心地善良的人類。
透過與這些人的交往互動,它那顆曾經破碎不堪的心慢慢地得到了撫慰和救贖.............
如此這般,構成了整個故事的大致脈絡框架。
當然了,這是主編在讀庫特寫的最後一章之前的感受,因為庫特寫的小說的最後一章基本上打亂了原本所有的架構。
因為小說的最後一章的內容是這個樣子的:惡魔得到了救贖,退下了惡魔的角,變成了人類。
看起來是一個大團圓結局是吧,但是庫特偏偏在小說里加了這樣的一段話:
“惡魔終於變回了人類,又或者說其實他原本就是人類,這個可憐的傢伙,他原本只是一個人類,但是那些邪惡的人,為了可以吸引人們的眼球,賺取更多的金錢,硬生生的將將一堆巨大的燒紅的羊角粘在了他的頭皮上。
但好在有邪惡的人,也就有善良的人,雖然他的前半生遭遇了不幸,但好在他後來遇見了一群願意接受他,幫助他的人。”
這等於是把原本小說的構架全部打亂了,原來書裡的惡魔根本就不是惡魔,他是一個人,是一個可憐人。
原來從頭到尾只是這一個可憐人的臆想,他原本就是人類,只是那些邪惡的傢伙,為了讓他看起來更像惡魔,才給他帶上了惡魔的腳,久而久之的他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惡魔”。
但好在他遇見了真正的善良的人,願意接受後,他願意幫助他,他們想辦法幫他把頭上的山羊角去了下來,退下了他惡魔的皮囊,讓他變回了人類,又或者說重新做回人類。
“該怎麼說呢?挺有戲劇性的,這個樣子的小說,但是不感覺轉變的有點太大了嗎?”
主編就是這個樣子想的,他覺得庫特這樣寫的故事是挺有戲劇性,且挺有深意的,但是這種突如其來的轉折不會讓人們覺得奇怪嗎?
雖然最後的結局是讓人感覺挺美好的,尤其是最後結尾的地方,
那個可憐人雖然去下了山羊角,卻在他的頭上留下來了永恆的疤痕,他害怕會嚇到那些小孩子們,但是孩子們不僅沒有害怕他,還為他做了一個漂亮的花環,戴在他的頭上幫他遮掩傷疤。
“雖然庫特·弗蘭克先生,我覺得您這個小說可以說得上是很不錯的一本了,但是我真的覺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