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1/2 頁)
是啊,以顧唸的驕傲,她自然是不肯做個替代品,可是,如此一來,她怎麼可能有如剛才那少年一般的姻緣呢?
&ldo;難啊……&rdo;顧況輕聲嘆息。
&ldo;什麼?&rdo;顧念抬起了面龐,在陽光下依然絢爛,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
&ldo;我是說。&rdo;顧況遺憾地搖了搖頭,&ldo;可惜了我剛才差點被馬踩死。&rdo;
&ldo;你後悔我沒有讓你撿人家的銀子?!&rdo;顧念喪氣地推了顧況一把。
顧況疑惑地看了顧念一眼,問:&ldo;銀子,哪裡有銀子撿。&rdo;剛才的情形,其實顧況是難得沒有把一丁點注意力放在銀子上。
&ldo;那你為什麼滾在馬蹄下?&rdo;顧念抱怨,&ldo;真的是活得不耐煩啦……你,你該不是因為我?&rdo;
再看著顧況,顧念忽然淚如雨下。
&ldo;別哭,我這不是沒什麼嗎?&rdo;顧況慌亂地想要幫顧念擦掉眼淚。
&ldo;你傻啊!你傻死了,你死了,我可怎麼辦?&rdo;從來就不知道顧忌形象的顧念,在大街上嚎啕大哭。
嘆:
夢已是過往,卻誰還念念不忘?
雲暗花間,酒一壺,君惜言,月裡嬋娟。
忍顧盼,流連未晚。
第25章 桃花案
最近,月華城裡並不安穩,幾日裡,就莫名死了幾位朝廷官員,新皇震怒。
蕭央本來受命,配合刑部在城中追查刺客的行蹤的,他本也兢兢業業,可今日卻有些神思恍惚。
對於年輕的後輩,願意提攜的長者是有的,可有更多的時候,總不乏吹毛求疵的同僚,比如,此時的刑部的張侍郎就皺著眉頭,問:&ldo;蕭三爺可是最近過於勞累,倘若實在受不住,不如回去休息,想來皇上亦能體諒。&rdo;
此話說得沒什麼問題,單讓誰摘錄了出來,怕也只能感受到張侍郎對咱們蕭三爺的一片拳拳關愛之情,可是那語氣,卻有頗有些不愉,有幾分酸意,隱隱還帶了三分刻薄在裡面。
若因此說張侍郎對蕭央這個人有什麼不滿,倒也說不上,實在是最近的案子讓人煩憂罷了。怎麼個煩憂呢?真是說起來都嫌麻煩的:
今年的四月,先是翰林院裡死了一個四品的編修,這編修姓李,年紀不大,三月裡才慶了生,剛滿二十七歲,所謂風華正茂,然後仵作驗了屍,兼御醫檢視,卻證實是操勞過度,憂思過重而死。
好吧,即便是年紀輕輕的,這個死法顯得冤枉了一些,可這其實也算不上是個案子,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疑點的話,就是當時卷宗裡記載,驗看此人屍身的時候,髮髻上簪了一朵桃花,顯得十分突兀。
當時,所有的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四月月華城的桃花都已經凋零,寧安寺的桃花林也早已一片鬱鬱蔥蔥了。雖說富貴人家的暖房裡的花匠,大多有延長或者改變花期的辦法,只是,養桃花的,也實在是少,除非是勾欄院裡,因為桃花的確有幾分風流韻味。所以,有人就暗自揣測這李姓編修的&ldo;操勞過度,憂思過重&rdo;的死因有些耐人尋味罷了。
後來是五月,天氣漸漸炎熱,映月湖上的遊船就三三兩兩熱鬧起來,可月半的時候,一個皓月當空的夜晚,有人死在了湖上的畫舫上。
這回死的,是御史臺的程遠,其貌不揚,脾氣卻十分執拗。對了,當年寫第一封奏摺彈劾東宮太子攜商女賞花的二愣子,就是他。所以這人平時挺忠正耿直的性子,素來沒有什麼風月之事。
據說那一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