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文化差異(第1/2 頁)
蔡頤收到曹佳敏的短訊息,注視許久。
正人君子……麼?
記得剛跟陳逸東認識時,陳逸東自稱跟前女友分手有一段時間了。他們穩定約會一段時間後,她偶然發現他其實跟前女友還藕斷絲連。
在證據面前,陳逸東不以為然,表示分手又不是從此是敵人。前女友遇人不淑,找他分析情況,他順口點評一二,僅此而已。
陳逸東不僅無悔過之心,還抨擊她太迂腐頑固,讓她不要為觀念而活。觀念是分手後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否則就是對現任不忠,準備腳踩兩隻船。
陳逸東搖晃著她,寬容地嘲笑她:要活在現實中啊。現實中哪有那麼多大愛大恨。分手只是斬斷情絲,又不是斬斷認識。
蔡頤單純,經過幾天的自我折磨後,信服了他的話。
交往半年後,陳逸東帶她去見家長。在陳逸東父母家,陳媽媽握著蔡頤的手,笑得慈眉善目,說蔡頤比陳逸東帶回來的其他女孩子看著舒服多了。
蔡頤聽得心裡發惡,猶如吞了蒼蠅。
陳逸東在廚房給他爸爸打下手,偶爾透過室內玻璃窗往客廳眺望一眼。眺望見他媽媽慈愛地握著蔡頤的手說話,還捉狹地衝蔡頤擠眼。
蔡頤假裝大度,問陳媽媽,陳逸東是不是帶回來很多小姑娘。
陳媽媽笑得直捂嘴巴,說那倒也不至於。她平時上班,退休後被學校返聘,白天不在家,聽鄰居們說過幾句。只兩回意外。
陳媽媽說到這裡,猛然打住。
蔡頤好奇心勝,不知道前方是陷阱。天真地追問怎麼個意外法?
陳媽媽推脫不過,只好一言帶過。陳媽媽說,兩回意外是女孩子留宿了。一個還曉得害羞,第二天一早天不亮就溜走了;而另一個則毫無羞恥之心,睡到日上三竿也不起床。早餐還是陳逸東端進房吃的。
蔡頤這才發現,剛才的心裡發惡,剛才的吞蒼蠅感,跟此刻比起來,只能算小巫見大巫。
蔡頤坐不坐了,轉動心思找辭去的理由。這時,陳逸東端著菜盤走了出來。室內氣氛變得穩定而明朗,不像剛才那麼詭異變動。
蔡頤雖然最後沒有走,可是介懷的種子卻種下了。
陳逸東約會過不低於十個女朋友,其中有深層關係的……他個人怎麼也不肯說,可越不說,蔡頤心裡越發毛。她有種說不出的怨氣,可偏偏這怨氣沒法堂而皇之拿到桌面上討論。
結婚前,因為陳媽媽不可言說的消極態度,蔡頤和陳逸東大吵一架。趁著吵架,蔡頤說出了她的疑心。
陳逸東本來吵得面紅耳赤,聽完蔡頤的疑心,愣了一下,忽然噗嗤笑了。
他說,約會不等於談戀愛。因為不知道合適不合適,才約會。約幾次後覺得合適,再發展才叫談戀愛。他是約過不少女孩子,可真正戀愛的次數,並沒有那麼多。
這種新潮的約會解釋馬馬虎虎平息了蔡頤的疑心。
蔡頤不想再一廂情願地猜猜猜了。她攤開了問陳逸東,他父母怎麼看她?暗含他父母是不是不喜歡她之意。
陳逸東苦笑不已。捏著她的下巴反問她:這小腦袋瓜裡到底胡思亂想些什麼呀!陳逸東說,他父母家人怎麼看她,不重要;反正他們婚後不跟父母家人一起住。大家距離產生美,井水不犯河水,犯不著為之煩惱。
再說了,喜歡不喜歡,是無法量化的事。
對於無法量化的事,最好的應對就是置之一邊,不予考慮。
蔡頤一直覺得自己是獨生女,獨得父母厚愛,文憑好,能力強,就算來自小城,在陳逸東面前也毫不自卑。但,隨著戀愛深入,她還是感受到了強烈的地域文化差別,小城文化和上海西式的文化並不能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