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部分(第2/5 頁)
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可耕地面積3273萬餘公頃,年產將近2000萬噸糧谷。
盛產大豆、高粱、玉米、小麥。其中大豆產量佔當時世界產量60%以上。
東北的長白山和大、小興安嶺的森林面積為2615萬公頃,木材總蓄積量30多億立方米,佔全國的1/3,木質優良,是造船、架橋、建築、軍用的優質材料。
東北的鐵路、公路運輸較為發達。當時鐵路有1。4萬公里,佔全國鐵路全長1/2以上:公路有10。8萬公里,幾乎佔全國公路的50%。
東北南臨黃海、渤海,港灣眾多,有大連、旅順、安東(今丹東)、營口、葫蘆島等優良港口。還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遼河及其支流,河流交織、航運貫通。關東的經濟,在全國的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地理環境和戰略位置看,關東的北面是蘇聯。西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東南和朝鮮為鄰,南面的遼東半島同山東半島的膠東解放區隔海相望,西南與冀熱遼解放區毗連。如果**控制關東,就將打破國民黨軍長期對關內備革命根據地四面包圍的局面,使之有一個鞏固的戰略基地,一個革命的總根據地,以支援關內備解放區的鬥爭,加速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程序。相反,如果東北地區為國民黨所佔據,關內備解放區就會處於國民黨軍南北夾擊的不利的戰略態勢之中。所以,抗戰勝利後的關東立刻成為國共兩黨爭奪的重點。
以**為代表的中國**人他們最先看到了東北地區背靠強大的蘇聯,西鄰蒙古人民共和國,東聯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南與冀熱遼、華北根據地連成一片,是理想的戰略大後方和總根據地這一步帶有全域性意義的好棋。
因此如考察**中央抗戰後期諸多決策,就可以發現進軍東北不是**中央的臨時決定,而是**等政治局成員嚮往已久的設想。
中國**在抗戰中後期,就已考慮從日本侵略者手中收復東北的問題。1942年7月**和**曾在電報中探討過在戰後為爭取同國民黨合作建國,把八路軍、新四軍集中到東三省的問題。
1944年9月1日,剛剛擔任中央城市工作委員會主任的**,提出:“成立城市工作部………現在主要準備一批幹部做滿洲工作。”
同年11月,**在**中央六屆七中全會主席團會議上曾說過:中國的國土蔣介石丟到哪裡,我們就到哪裡。還要準備幾千幹部到滿洲去。
1945年4月,在蘇日中立條約終止後不久,身在酉北高原的**則更加關注東北這塊戰略要地了。為此,他在批轉給晉察冀分局的一I頁指示中說:蘇聯終止蘇日中立條約表明,蘇日戰爭爆發已經為期不遠,遠東形勢已發生重大變化,今後配合盟軍作戰,將主要配合蘇聯。現在即加緊進行主力軍、地方軍的訓練與擴大,以便能抽出若干主力,用於開闢東北。
1945年4月召開的**“七大”會議上,**在其所作的政治報告中指出:“在淪陷區中,東北四省淪陷最久,又是日本侵略者的產業中心和屯兵要地,我們應當加緊那裡的地下工作。對於流亡到關內的東北人民,應當加緊團結他們。準備收復失地。”
5月,**在七大會議上又一次指出:
“如果東北能在我們領導之下,我看這就可以說我們的勝利有了基礎,也就是說決定了我們的勝利。現在我們這樣一點根據地,被敵人割得相當分散,各個根據地都是不鞏固的,也沒有工業,有滅亡的危險。所以我們也要爭城市,要爭那麼一塊整個的地方。我們要有包括東北在內的一塊整個的根據地。這就全國範圍來說,就是勝利有了基礎,有了鞏固的基礎。”
在這次會議上,**還提出:“要準備20到25個旅,15萬到20萬人,脫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