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第2/2 頁)
息,內心盈溢著超乎尋常的滿足。
1946年1月10日,舉國矚目的政治協商會議‐‐史稱舊政協會議‐‐在重慶的國民黨政府禮堂開幕。趙浩生作為唯一的官方記者,得以列席這一歷史性的會議,目睹了當時政壇風雲人物和顏悅色地進行政治角力的精彩場面。
趙浩生逐日報導了會議的程序,然而在他同我談及那次採訪時,卻講了這樣一段故事:
在會議的一天下午接近黃昏時,突然傳來一陣軍號聲,原來是降旗的時間到了,代表們自覺地起而肅立,直到號聲停息,也就是降旗完畢才又坐下。
這時,周恩來突然發言:在剛才的霎那間,我突然想起一個人來,沒有他,就不可能促成我們民族驚天動地的團結抗戰,也就不會有民族復興節那天的歡欣情景。這個人就是張漢卿先生,可這位於民族有功的人,至今仍然被禁羈著沒有自由,這是不合情理的,因此我籲請蔣委員長儘早釋放漢卿先生。
周恩來的一番話出人預料、語驚四座,會場一陣沉默。當時在座的有國民黨代表8人,其中孫科、王世傑、張群、陳佈雷等,均是政治講壇縱橫捭闔的好手。趙浩生說他很想聽聽這些國民黨的砥柱,以何說辭為他們的領袖辯解,可他們卻都瞠目語塞。
過了好一會兒,還是國民黨代表邵力子將此話題敷衍了過去:&ldo;張漢卿與蔣主席,不是領袖與僚屬的關係,也不是統帥與部將的關係,而是如同父子般的關係。&rdo;他不直說是遲早抑或當否恢復張學良自由的理由,而繞著彎提出關係論,言下之意即蔣介石對張學良是囚是放,屬父子間的家務事,外人置喙也無用。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