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第1/2 頁)
然而她如何能擋得住怒髮衝冠的李瑾月,劍已出,李瑾月起手挑戰禮,宏聲道:
&ldo;瑾月素聞雪刀明斷沈伯昭的名號,今日借貴地音律比試之際,向沈司直挑戰。看看是你的刀快,還是我的劍銳。沈司直,意下如何?&rdo;
沈綏銀面下的臉色有些蒼白,今日事態的發展,有些超乎她的預料了。
此時此刻,她也確認了一件她擔憂已久的事情,那就是李卯卯這傢伙真的愛上蓮婢姐姐了。當年得知這個訊息時差點沒把她氣到吐血,以至於舊病復發臥床七日難起,如今又看到她為了蓮婢姐姐如此憤怒地站在自己面前,要向自己挑戰,沈綏真的是五味雜陳,久久難言。
&ldo;怎麼,不敢了?你若能贏我,我恕你無罪!&rdo;
沈綏是知道她性情的,這口氣她若不發洩出來,定然不肯罷休。這傢伙此刻就是一頭暴怒的獅子,誰也攔不住她。無奈之下,沈綏只能應下挑戰,然後假意認輸,讓她發洩出來,以後再思索補救之法。
但是還沒等她開口,忽然李季蘭笑著發話了:
&ldo;今日上元佳節日,不宜動刀劍。依季蘭看,晉國公主閣下不若與沈司直一道跳一曲《秦王破陣曲》,化武為舞,以舞會友,如何?&rdo;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出現的詩詞與曲目:
1、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離思五首&iddot;其四》
2、 一尺深紅勝麴塵,天生舊物不如新。合歡桃核終堪恨,裡許元來別有人。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溫庭筠《南歌子詞二首 &iddot;新添聲楊柳枝詞》
3、《秦王破陣樂》即《秦王破陣舞》,又名《七德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麴,最初乃唐初的軍歌,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敗了叛軍劉武周,鞏固了剛建立的唐政權。他的將士們遂以舊曲填入新詞,為李世民唱讚歌。李世民登基後,親自把這首樂曲編成了舞蹈,再經過宮廷藝術家的加工、整理,成了一個龐大的、富麗堂皇的大型樂舞。該曲屬武舞類,需著甲冑刀劍舞蹈。此曲在國內已失傳,八十年代,才從日本迎回。
第二十八章
沈綏銀面下的雙眸盯著李瑾月, 並不退縮, 目光之中亦沒有刺怒之意, 卻有一種平靜審視的態度。她在等待李瑾月的決斷, 她要看看,她所看中的人, 是否有她應當具備的氣度,而不是像個小孩子一般, 只知道霸佔自己喜歡的東西, 旁人動也不能動。
李季蘭笑臉相迎, 話說得漂亮,已經給了暴怒的李瑾月臺階下。若李瑾月能應承下來, 場面也不至於太過劍拔弩張, 當能緩和許多。《秦王破陣樂》乃是大唐的軍歌,踏歌起來氣勢磅礴,多多少少能喚醒晉國公主這麼多年崢嶸歲月的記憶, 讓她的頭腦冷靜一下,暫時忘卻心底的兒女情長。李季蘭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 提出一個如此巧妙解圍的建議, 真是有一顆七巧玲瓏心。
作為一個眼光極其毒辣, 訊息又異常靈通的長安城紅人,李季蘭已經猜出了那位金面女郎的身份。怕不是早幾年曾經與李瑾月一道站在風口浪尖的那位張家三娘罷,早就聽聞她的美名,今日終於得見風采了。真是翩翩佳人,遺世獨立, 這世間恐怕都再找不出第二人能與她相比。怪不得就連晉國公主此等人物,也會被她迷得神魂顛倒,不顧性別與身份,痴痴相求。
李瑾月微薄的紅唇抿成一條剛毅的直線,明亮杏眸中騰起的怒火被她一點一點地壓下。半晌,她揚起了莫名的笑容,道:
&ldo;李道長此議甚妙,瑾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