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第1/2 頁)
作者有話要說: 開v第二章 ,若是不清楚長安城的佈局,可以去我的微博裡,置頂就是長安平面圖。
1、找鼎:就是舉重。尋幢:就是揮大旗。幻戲:魔術。角牴:摔跤。飛丸:就是雜耍中的拋小球,一般五到七個。安息五案:柔術,一般是柔軟的小姑娘在搭建起的高臺上雜耍,一邊表演柔術,一邊頂碗、轉盤子。
2、魚龍百戲:後世的天橋雜耍,就與百戲一脈相承。
3、踏歌:私以為,這是古代最浪漫的娛樂活動。
興起於漢朝,風靡於大唐。&ldo;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行。&rdo;手拉手,踏節奏,口中唱詩詞,鼓樂來伴奏。也就只有如今的少數民族地區,才能看到這種熱鬧的場面了。
斂肩、含頦、掩臂、擺背、松膝、擰腰、傾胯,展現女子的s型曲線,但又半遮半掩,欲語還休。最關鍵的是水袖,長袖善舞最容易曲解的字面意思,也正是踏歌最美的地方。
除卻女子向的舞蹈,還有男子向的舞蹈,同樣是大袖舞,卻大開大合、豪邁無雙,多配以刀劍。唐代貴族男子若不會踏歌跳舞,那便是家庭教育不合格,會被人鄙視。
ps:唐代還流行胡旋舞,著名的安祿山安胖子,就是此舞的高手。噸位重,底盤穩,一轉就是好幾百圈,跟個巨型陀螺似的,都不會暈。
4、盧藏用,字子潛,與陳子昂、司馬承禎、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並稱為仙宗十友。歷史上的盧藏用在本文的時間段已經去世了。有一個成語就出自他‐‐終南捷徑。盧藏用想入朝作官,隱居在京城長安附近的終南山,藉此得到很大的名聲,終於達到了作官的目的。指求名利的最近門路。也比喻達到目的的便捷途徑。
第二十六章
約定的鬥琴時間是晚間酉正時分, 大約距酉正還差兩刻, 沈綏就帶著沈縉來到了鷺雲樓之上。隨從們都等在樓下, 只有姐妹倆上了最頂層。這鷺雲樓的地點, 是沈縉自己選的,當然, 看名字也能明白,這是千羽門旗下的酒樓。
鷺雲樓有一大著名之處, 就是高, 足足有五層樓, 差一點就要超過一旁的皇城角樓,已經是民間建築物的最高標準了。且臺基夯築得十分厚重, 實際高度已經超越了標準, 但是長安京兆府和分管建築的將作監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誰也沒管。主要是,鷺雲樓是長安高士才子們除卻平康坊之外, 最愛聚會之處。就連皇帝、皇子和公主們,也都愛微服來此。此處樓高, 可以說是被默許了。
除卻樓高之外, 鷺雲樓最出名的就是頂層的露臺。鷺雲樓最高的露臺, 又被文人們優雅地稱作&ldo;鷺臺&rdo;,上無覆頂之物,乃是全開放式露臺,面積寬廣,可同時容納百人不嫌擁擠。每逢夏日, 或有皇親國戚來此納涼,露臺之上,豎起臨時性的木柱,搭建起涼棚,曼紗垂簾,涼風拂動,置身其中,十分舒心。鷺臺之上,經常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或文人墨客在此鬥詩詞,或江湖俠客在此鬥刀劍,或棋道高手在此手談廝殺。還有就像今日,音律高手在此鬥琴奏樂。
沈縉的名聲從前在長安不顯,也就最近她來到長安城後,才漸漸傳開。主要還是藉助了姐姐沈綏的名頭,在大家的眼中,沈縉就是沈綏的殘疾弟弟,坐在輪椅上,不能說話。是個溫雅入玉的君子,但是可惜,此玉乃是瑕。
只是卻沒想到,這位身殘志堅的青年,竟然會是值得董庭蘭董夫子挑戰的高絕琴師,一時之間,這一場音律較量,成為愛看熱鬧的長安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有比鬥,自然就需要有音律大師來做評判,否則很難說誰高誰低。董庭蘭乃是當世最為高絕的琴師之一,能為他做評判的人,必然也是音律大家。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