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第3/3 頁)
著他們,司馬十七郎和盧八娘相互看了一下對方的眼睛,皇上的本質就是不想淮北王的勢力變大,他寧願司馬十七郎耽於女色,也不願他收復淮北。
&ldo;我也沒有想到皇上能派我這麼個差使,便欣然接受了。後來才知道,皇上原本想派的幾個人都不願意北渡淮河,最後只得選了我。這小子就是聽到旨意後辭了官出來的。&rdo;孟白指了一下盧苘又說:&ldo;除了他,還有幾個人跟著過來了。&rdo;
一心想北伐又沒有趕上去年司馬十七郎出征的人肯定會有,也會有覺得淮北軍發展得還不錯的人,當然也有在京城不好混過來的,總之隨同孟白前來的還有十幾個人,只是夠不上資格來見盧八娘,所以被司馬十七郎留在了前營。
過了幾天,盧八娘才知道原來跟過來的人中還有董青河,也就是董氏的親弟弟,他今年已經十八歲了,自從董氏死後,因為有司馬十七郎的照看,他順利長大,按部就班地讀書成親。想來,他與盧苘一樣,願意到姐夫手下謀個前程,當然司馬十七郎雖然肯照顧他,但卻不會認他當小舅子的。
話又回到了正題,孟白慢慢述說著,&ldo;皇上是仁厚,對世家更加寬容,眼下陸家在朝中一支獨秀,人稱陸半朝。崔氏完全被比下去了,盧氏已經有人開始起復,還有幾個世家,也出來一些人入朝。只是庶族倒是完全被壓下去了,尹家最為明顯,只剩三兩個人留了下來,也都是不入流的小官。&rdo;
所謂仁厚,其實就是實力不足,壓制不住朝臣;對世家寬容,也是同樣的道理,世家強而皇權弱,這也不只是新皇的問題了,本朝從南遷後就一直如此;而庶族勢力減退,說明老皇上為加強皇權所做的努力完全失敗了……看來朝廷正是向著孟白原來所說的歷史方向發展著。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