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4 頁)
悚然。
可即使如此,他還是被那壁畫給吸引住了,壁畫中的景緻可謂是巧奪天工,續寫了一段蓋世王者的崛起於隕落,壁畫中的人物清晰異常,從蚩尤出生,到一統九黎部落,與黃帝炎帝聯盟,爭霸於中原,可以說是一種南北方文化的衝突於融合,而恰恰相反的是,蚩尤雖然長相霸氣冷酷,可並不是歷史上記載的那麼殘暴無情,作亂於世間,事實上這只是兩個霸主之間的爭鬥,蚩尤帶領的九黎族,敗與黃帝的有熊氏,最後折戟沉沙於逐鹿戰場。
畫面流轉之間也反應了戰爭的殘酷,蚩尤戰敗,歸於古之南蠻,被黃帝所殺,其後人卻在南蠻之地,建立了歷史上獨特的楚文化,之所以歷史上說蚩尤殘暴,那只是為了美化當時戰勝的黃帝而已,而兩方對歷史文化的貢獻都是不可磨滅的,所以說蚩尤也是中華的始祖,只不過在一代代的文化傳承下來,潛意識的把蚩尤給忽視了,在封建的思想理念中就是勝者為王敗者寇。
就好似當年大唐帝國一樣,李世民動玄武門之變,實際上是弒兄逼父,因為勝利了,所以沒有人會說他是不孝子是不義之徒,反而說是大義滅親之舉,只因為他是勝者,由勝利者來續寫歷史,自然是美化勝利者。
又如當初的劉邦,本來是一介草民出生,最後歷史還要給他安一個白帝轉世的名頭,以襯得起他皇帝的身份,這就是所熟知的歷史。
壁畫流轉,蚩尤戰敗,痛心疾,卻沒有拋棄跟隨自己將士,隨後就是宏大十萬趕屍場景,歲月蹉跎,一步接一步,帶著十萬將士的魂魄回到他們所該回到的地方。
“死難之弟兄們,此處非爾安身斃命之所,爾今枉死實堪悲悼。故鄉父母依閭企望,嬌妻幼子盼爾回鄉。爾魄爾魂勿須彷徨。”一句話流傳在趕屍家族中千年的口語,蘊含的卻是一代王者仁德,落葉歸根從此種在了中華文化之中。
等到最後一副壁畫之時,易永恆的心深深的被觸動了,蚩尤本該有一個好名分,可就因為戰敗,卻被醜話成魔一般的人物,這實在不該。
想想都知道,一個在戰敗之後還能想到將自己將士亡魂帶回故鄉的君主,又怎麼會是殘暴的呢?歷代的失敗者,有幾個人能像蚩尤一樣做到這一點?
“他的出現,為中華民族創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確實當得上中華始祖。”一句話,易永恆給蚩尤做了一個定論,不是他知道所謂的傳說就偏袒蚩尤,而這是事實,他想,如果這些壁畫流傳出去,恐怕會震動中國文學界吧。
當壁畫消失,易永恆才現,在不知不覺間,他已經來到了當初的那個高臺之上,陰風拂過,上百口黑色棺材圍繞在白色棺材的中央,上次來的時候,這情景是朦朦朧朧的,而這次能夜視的他,卻看的真真切切。
那種毛骨聳繞的感覺再次湧上心頭,因為這上百具黑色棺材的棺材蓋,已經消失不見了,而且這些黑色棺材底下沒有任何支撐物,就這麼靜靜的懸在半空之中,依稀可以看到一縷縷白色的霧氣從黑色的棺材中漂浮而出,匯聚到中間的那口白色棺材中去。
這種情景,駭人聽聞,如果被人看到了非得被活活的嚇死不可,嚥了咽口水,這次易永恆並沒有像上次那樣失魂落魄的去打量每一口棺材,他記得他上次完全是無意識的走到那白色棺材旁邊的。
當時他只有一種想法,那就是找一個棺材躺下,靜靜的長眠,可是每一口棺材裡面都有一具古屍,已經容不下他。
三長兩短,四個字萌生在了易永恆心裡,古代說未蓋上棺材蓋的俗稱三長兩短,這種事情是極其不吉利的,無論在哪裡都是如此,按照風水學說,這樣的棺材如果在什麼大凶的穴位上,就會生很詭異的事情,也許還會禍及到子孫後代。
而現在這些棺材的棺材蓋全都消失不見了,除了最中間的白色棺材之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