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第2/2 頁)
一九七一年,當我作為百萬知青大軍的一員,從天府之國的成都來到遙遠的雲南邊疆插隊落戶時,心中除了一片如同遭到上帝拋棄的荒涼外,對腳下這片陌生的紅土地及其周圍的人生故事全都漠不關心。
我們建設兵團(後恢復農場)座落在怒江以北幾百公里的邊境上。那是一塊相當於成都市大小的富饒而荒涼的山間盆地,當地人稱壩子。至少還有三種少數民族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壩子形如狹長的朝鮮半島那樣深深地楔進緬甸北部莽莽蒼蒼的熱帶林海中,它西與密支那相鄰,南與八莫隔山相望,我們農場就好象一座堅強的橋頭堡,牢牢地佔據了這座半島的中心位置。
農場始建於公元一九五五年,最初由幾百名部隊轉業官兵建立。這些官兵雖然都戴過紅彤彤的五星帽徽,來自革命大熔爐,卻沒有一個屬於那種貨真價實的老革命。他們都是半路出家的角色,比方投誠、起義、收編等等,有的還是三大戰役的俘虜兵。總之,這些老前輩的形象都遠不夠那麼高大和光輝,因此很快就在我們這些被派來接受再教育的知識青年心目中黯然失色。
儘管當時我本人已經淪為&ldo;可以教育好的&rdo;子女,但是我和我的情緒衝動的知青夥伴還是不公正地虐待了那些被歷史遺棄的老兵。
十年之後,當我重返滇西,為創作這部長篇紀實文學進行歷時數月的實地採訪的時候,我特地回到了一度朝思暮想的邊疆農場。也許由於時過境遷,也許由於經歷了人生,多了一些沉重,少了一些幼稚和膚淺,總之我在那裡幾乎毫不費力地拾取了許許多多精彩的人生故事,其中有別人,也有自己。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