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4/5 頁)
其次要有象彭遠端這樣具有戰略頭腦與戰術技巧的將領,這一點,遲早朱文海與彭遠端會看到的,以其等那時他們主動聯合而難以拆散,不如現在我來迫他們聯合。
而且,對於彭遠端來說,大谷城在他的餘州戰略中並不能判演決定性的角色,但對於自己來說,這個看似無用的棋子卻可以成為決定戰局的勝負手。
想到這裡,李均臉上露出了笑容,看在紀蘇眼中,立刻明白他有了什麼壞主意了,這種邪氣的笑容正是李均有了好計的標誌。
從雷鳴城退回的朱家軍隊,並沒有遭到雷鳴城中虎翼軍的追擊,一路上都是比較順利的。
但朱文海並未被這安全的形勢所迷惑,細作與探馬如流水般給他傳來敵人的軍情,雷鳴城的虎翼軍是否有出去的跡象,李均的和平軍行到了哪裡,方圓五里之內有沒有可疑人物。
對於他的謹慎,李均知道也一定會自嘆不如,雖然他的謹慎是因為害怕而不是因為想掌握戰場的先機,但必需承認,這謹慎收到了效果,孟遠的騎兵還沒有接近,便已經被他知道了。
“怎麼辦?”知道敵軍行動是勝利的一半,但勝利的另一半則要靠主帥的謀略,可惜的是,朱文海從其個人能力上來看,並不是能夠在情況有變之下鎮定自若的人。李均不是全力回軍,而是派輕騎攔截自己的歸路的方法,也確實令他驚懼,如果歸路被切斷,這兩萬多的軍隊,便很可能要成為曠野中的枯骨了。
“我軍有兩萬人,李均騎兵不足兩千,大可以一戰!”霍澤鼓起勇氣道,“我軍不防在此囤住,待敵軍來攻之時以壁壘迎擊,必定能獲全勝。”
“這裡都是平原地帶,無險可守,如何與騎兵作戰?況且,我以為,李均決不致於只派一千騎兵前來送死,其背後定然還有深意!”另一個幕僚龐武道。
“還有什麼深意?”霍澤反問道。
“可能有二,一是牽制我軍,讓我軍囤於止不能繼續回軍,這樣李均的主力與雷鳴城中的虎翼軍便可即時趕上,將我軍包圍起來。二是與我軍比速度,要搶在我軍之前去餘陽城,李均幕僚中有司馬輝,其人原為二公子智囊,又是餘陽人士,深知城內虛實,與城中守軍又有著鄉親關係,如果他隨軍前來勸降,甚至只是修書一封,餘陽城都可能倒戈!”
這一點是大家都明白的事實,在如今李均統合雷鳴城、狂瀾城、銀虎城三城之力,橫掃餘州之勢已經形成,餘陽城守軍背棄朱家而投靠李均的可能性不是沒有。更何況餘陽目前守將是餘陽本地人士,與司馬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難保他不會被司馬輝說動而降。想到這裡,朱文海心中頗為懊喪,雖然目前餘陽守將一直對自己忠誠有加,但還是早該換個人才對。
“況且,即便是我軍順利回到餘陽城,李均尾隨而至進行攻城,我們也沒有把握能守住此城。”龐武又道。
“這該如何是好?”朱文海也認識到自己處在極為危險的境地裡,他問道。
霍澤沉吟了會兒,忽然道:“李均來這餘州以來,一直所向披靡,只有在大谷城吃了敗仗,如果能讓大谷城彭遠端來援我,李均必然得退兵自保。”
“正是!”朱文海也想起來,道:“我們此次來雷鳴城,原本就是為了解大谷城之圍,如今我們有難,彭遠端也不得不救!”
“我看危險,彭遠端兵微將寡,來援我的兵小了不足以成事,來援的多了就必需擔心大谷城的安危,恐怕他不會盡力來援的。”見霍澤之說深得朱文海贊成,向來與他不和的龐武道。
於是,朱文海又陷入恐懼之中,其實以他的兩萬兵力,尚足以一戰,但他知道將無鬥志兵無戰心,如果不顧一切退軍的話,敵人一千多騎兵衝上來一陣砍殺,這好不容易糾集起的兩萬大軍便會徹底崩潰,甚至造成全境的連鎖反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