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2/5 頁)
眼下無關緊要,但他還是不折不扣地執行了孫綱的命令。
北洋軍情處地工作效率果然非同一般,工作人員很快彙集了相關資訊請孫綱過目,孫綱看完後才知道,其實不光是翁同,張之洞、陳寶箴、孫家鼐和榮祿等有權勢的朝廷重臣都曾舉薦過康有為,而且榮祿還是向慈禧太后舉薦康有為的(不要忘了,袁大頭也是榮祿舉薦的)!
而後世的一些史書上明明寫著,康有為欲除之而後快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榮祿!
榮祿雖然不贊成康有為的“變法”,但孫綱從他的所作所為看,他根本算不上是守舊派,自打榮祿接替李鴻章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以來,對海軍的發展和孫綱的造艦計劃一直是持支援態度的,他還編練武衛三軍,大力加強陸軍軍備。面對朝中那些頑固不化的要恢復弓刀騎射的“蠢人”的指責和反對,他曾經說:“自火器盛行,弓矢已失其利,習非所用,與文科舉時文試帖之弊略同。”並上奏朝廷要求逐步廢止原有的“武舉”考試,以新式的武備學堂和京師大學堂取代。由於他的地位和權勢,這個建議很快就被採納了,中國的軍事制度因此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能不說,有他的一份功勞在裡面。
榮祿反對“變法”,其實是反對“劇變”,而不是反對“漸變”。
作為熟知歷史教訓,從後世穿越來的孫綱,現在對康有為的這個“劇變”式的變法,也是很不以為然的。
康有為這麼弄,已經快把人得罪光了(據說翁師傅看了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時,有“真說經家一野狐也,驚詫不已”的話,張之洞也“忍無可忍”寫了《勸學篇》進行過反駁)。
看完了這些資訊,孫綱有一種“大開眼界”的感覺。
不過,好在現在李鴻章還在,有老頭子在朝中坐鎮,孫綱估計出不了什麼大亂子,朝廷現在沒空搭理自己,自己現在手頭經費又比較充足,索性放開了手腳,做自己想做的事。
上次英國人“慷日本人之慨”送給自己的那一大一小兩艘巡洋艦“河泉”號和“龍田”號,經過改裝完畢後,“龍田”號被贈送給了朝鮮海軍,被朝鮮海軍更名為“光武”號,成為目前朝鮮海軍的旗艦,“河泉”號被孫綱更名為“海勳”號,加入了北洋艦隊。
據同艦而來的外籍船員講的,“海勳”號原來是巴西海軍的“奧米蘭特。塔曼達爾”號巡洋艦,被日本海軍買回來後更名為“河泉”號,參加過進攻朝鮮的戰役,並作為遠洋襲擊艦侵擾過中國海岸,後來在東京灣被英國海軍解除了武裝並俘虜。
因為它速度較慢,所以沒有參加“壹岐海戰”,僥倖沒被“龍揚”號的巨炮擊毀,不然的話,孫綱可能就撿不到這條船給北洋艦隊了。
精彩無限
(二百八十二)黃遵憲抓的“大獎”
“奧米蘭特。塔曼達爾”號巡洋艦排水量4735噸,艦長89。66米,寬14。43米,吃水6米,7臺燃煤鍋爐,7500匹馬力,雙螺旋槳推動,航速17節,擁有10門152毫米主炮和2門120毫米副炮,火炮佈置和“漫遊者”號鐵甲艦(就是原來的阿根廷鐵甲艦“勃蘭”號)一樣,帶有一些“古韻”,主炮佈置在兩舷的兩個耳臺內,和北洋艦隊原來的“寧遠”艦差不多。其總體效能一般,英國人把這樣一艘看著噸位挺大,但並不算先進的巡洋艦送給了中國,其實也不能說他們很大方,這種船雖然目前來說還不算太落後,可財大氣粗,“君權”就造了一大堆的英國海軍留著用處也不大,送個人情給中國人,對英國人來說,倒也是不錯的選擇。
這艘“半老不老”的巡洋艦加入到北洋艦隊後,更名“海勳”,由藍建樞管帶,經過了數次試航,據艦上官兵反映,這艘巡洋艦“整體表現”還不錯,經過整修改進了輪機後,在強壓通風的情況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