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5 頁)
沙皇派來的專列前往彼得堡。
呆了還不到兩天,沒顧得上欣賞敖德薩的風光,孫綱的目光卻被港內停泊的兩艘奇怪的戰艦給吸引住了。
當時,他差一點就以為自己看錯了。
因為,他靠近了才看清楚,這兩艘戰艦,居然是圓形的!
沒錯,的的確確是圓形的,給他的感覺,是一個巨大的黃色盤子上豎著插了兩根大香腸(煙囪),“盤子”中央露炮塔上的那兩門巨炮表明了它們的用途,它們竟然是戰艦。
如果不是親眼看見這世界造艦史上的“奇蹟”,孫綱真的很難相信這個世界上曾經存在過這樣的戰艦!
不行,趕緊把它們用手機拍下來,回去給愛妻看一看,說不定可以當傳家寶了。
拍完照片後,按他的觀察判斷,這兩艘圓形的戰艦吃水較淺,應該是屬於淺水江河重炮艦的範圍。他向前來迎接的俄國官員詢問了一下這兩艘戰艦的情況,才知道了這兩艘“怪艦”的“出生經過”。
原來,早在19世紀的70年代,在黑海沿岸,特別是在第聶伯河河口,布格灣及刻赤海峽地區,因為水淺及河川縱橫,一般的戰艦在這裡幾乎無法行駛,所以,如何防衛這些地區成了沙俄海軍十分頭痛的問題,俄國海軍部的官員們經過討論認為,必須建造一些吃水淺,噸位大,裝甲厚和穩定性高的淺水重炮艦來守衛這些地區,幾經磋商,終於定出了這樣的標準,即吃水不能超過3。5至4。2米,裝甲要比現有的同類炮艦厚,可怕的是火炮口徑居然要求不低於260毫米!
這道史無前例的“應用題”可以說難倒了所有的俄國造船專家,吃水如此之淺,究竟是什麼樣的船,才能承受如此厚重的裝甲和如此巨大的火炮?!
對於海軍部提出來的這個要求,俄國海軍技術委員會開了很長時間的辯論會,絕大多數的造船專家都認為這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但當時俄國海軍中將安德烈。亞歷山大洛維奇。**夫卻獨持異議,他提出來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把戰艦造成與眾不同的圓形!
這位**夫中將出生於1821年9月21日,父親就是造船技師,因為深受家庭的薰陶,他一直對造船懷有極大的興趣,雖然職業是海軍,但一有機會就鑽研造船的理論和從事一些“實踐”,1856年,他因公留駐倫敦時,和英國著名的研究船舶穩定性的專家約翰。艾杜阿爾。李德相交甚密,他們經常在一起討論,由於有共同的愛好,話題總也離不開船,李德曾經對他說過,亞美尼亞人經常使用一種圓形的平底小船,這種小船可以平穩地透過水淺流急的地區,而且還可以多裝貨物,李德由此推論,在淺水中,要保證能承受更大的負載,就必須增大船體的寬度。**夫根據李德的這一推論並加以發展,經過一系列的測算,證明只有這種圓形戰艦,才能滿足海軍部大佬們“極其矛盾”的要求。
很快,**夫把圖紙和模型都弄出來了,經俄國海軍技術委員會稽核後於1870年在彼得堡全俄博覽會上展出,許多人對此加以嘲笑,但俄國海軍部卻力排眾議,迅速批准了**夫的造艦計劃,可能是他們也想看看,這玩意兒弄出來到底能是個什麼樣子吧?
很快,1871年年底,世界上第一艘圓形戰艦問世,即首艦“諾夫哥羅德”級淺水重炮艦,排水量2500噸,直徑30。8米,吃水3。8米,8臺蒸汽鍋爐,複合式發動機,1600匹馬力,六軸驅動,最大航速7。5節,裝甲帶厚度229毫米,甲板裝甲厚70毫米,主炮為280毫米雙聯裝重炮,另有兩門86毫米副炮,總體上說來效能還算不錯,達到了海軍部的要求。
“諾夫哥羅德”號建造並試航成功後,受此鼓舞,海軍部又積極建造了第二艘圓形戰艦,即“基輔”號,後來更名“海軍中將**夫”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