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訊息傳入京城(第1/2 頁)
西北送信人的快馬終於趕到京城,陵襄王身死的訊息傳到朝堂時,早朝還未散去,眾大臣交頭接耳,左右討論,“你怎麼瞧這事?”
“還能怎麼瞧,一家子全死光了,就剩一個段樟,答案都擺到明面上了,誰看不出來,皇上也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呢。”一位文官同身側大臣用手臂遮擋搭話,聲音壓到最低,眉頭上挑,眼神裡有著戲謔意味,
“那現如今西北的陵襄王,豈不就是段樟了?”後方官員聽到討論聲也加入其中,
“段氏一脈男丁只剩段樟,不是他還能是誰。先帝下令把雍州十二郡封賞給段老王爺,只要還有一脈傳承,西北就永遠屬於段氏。”文官知曉的多,同後方武將講解著。
“林愛卿”,皇上坐在龍椅高位上,沉思良久,才開口,
段牲死了,西北易主,對於東冗國來說百利而無一害,以前聽太子提起過段樟這個人,委曲求全,身小體弱,沒想到居然會是個做大事的人。
只是這林頌家的五女兒同段牲還有婚約未完成,現如今人死了,林嬌嬌也就沒了嫁去西北的必要了,
“臣在。”林頌聽到皇上叫他,抬腿上前一步,伏低身子做出恭敬模樣,低下的臉上表情卻並不明朗,
若是嬌嬌不用嫁去西北,冷香瀅要帶嬌嬌逃走的計劃豈不就要落空了?
等了這麼久才等來的機會,依照冷香瀅的脾氣,估計得把尚書府給他拆了。
“如今西北易主正是事多繁忙,你家女兒便留在京城,待來日尋個良人,朕再重新賜婚,不知愛卿意下如何啊?”皇上並非在問林頌意見,林頌沒有拒絕的權利,只能點頭稱是。
今日朝堂散的晚,西北換主是大事,各部都需要重新調整,
皇上和六部官員商討,蕭絕站在最前面,聽著父皇嘴裡喋喋不休一點也不覺得困頓,反而格外精神,
林嬌嬌留在京城,以後見面的機會也就多了,蕭絕越想越開心,不由自主的嘴角上揚,露出難以剋制的微笑出來,把滔滔不絕的皇上看愣了一刻,
下朝以後蕭絕被留下,三皇子和四皇子各自挖了他一眼才離開,蕭絕也不惱怒。
“怎麼,七兒有高興事?”皇上揮退了抬轎的太監,和蕭絕徒步透過御花園往尚書府走去,最近又得了個新畫,想要同蕭絕炫耀炫耀,他們這對父子有時候更像是朋友,
蕭絕勉強壓下嘴角,雙手背在身後,衣袍翻飛,馬上就要入冬的御花園,樹木大多都是光禿的,只有幾棵常青樹上還有綠色存在,“沒什麼特別高興的,不過是想起了以前大哥每次入冬都要煮一碗薑湯喝,說是驅寒氣,結果每年最先病倒的就是他。”
皇上被他這麼一提醒也想起來這事,蕭郯活的很是規矩,一板一眼一絲都不能有差錯,不像蕭絕那般的灑脫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雖然是親兄弟,但二人性格完全相反。
“你大哥那是操勞過度,有什麼災情都要第一時間過去,橋塌了,寒冬臘月淌冰水也要過河,手上的凍瘡那麼大一片,你母后瞧過以後眼淚掉了一夜。”封蕭郯為太子,是他做過最正確的決定,若是蕭郯活著,有這樣一位仁君,東冗國百姓定然可以安穩度日。
只可惜,蕭郯死了,太子之位空懸,東冗國下一任的皇位沒有合適的人選。
並非是他偏心蕭絕,他作為皇帝不會用個人情感決定一個國家的未來,只是其餘皇子們並無這顆仁愛之心,
他們作為皇子,高高在上,從未體會過人間疾苦,即使是賑災救濟也是走個過場而已,甚至有幾次因為糧食不夠,把災民給打死了,理由是沒人吃,糧食就夠了。
蕭郯和蕭絕是皇后沈姿瑄一手教育的,一個是治國理政之君,一個是輔佐之臣,沈家的風骨在二人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