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克格勃的前身,鍥卡(第3/4 頁)
冰冷到了極點。
桌案上燃起了燭火,在這間狹小的房間裡,輕輕晃動。
伴隨著透過門縫隙而出的冷風,火光一搖一擺,照得屋內的影子層層疊加。
鏡子內,映出了一道滄桑的面容。
瘦弱枯黃卻又冷厲凌冽。
兩種不同的形態,就這樣聚集在同一個人身上。
他的眼睛倒映著鏡子內的火苗,它在黑暗中,孤獨而頑強,正灼灼而燃。
費利克斯·埃德蒙多維奇·捷爾任斯基。
這是他的名字。
如果有人細心調查,便可以發現,他的姓氏正是來源於白俄羅斯的某個貴族。
只不過,自從他不顧家人反對,加入了波蘭和立陶宛的社會民主工黨之後,便已經與那個貴族家庭擺脫了所有關係。
現在的他,是一名光榮的Совет工人。
這不單是他對Совет公社的嚮往,更是對他們拯救自己的感恩之情。
在那輛駛往西伯利亞的列車上,他與一眾工人都得到了營救。
同時,也加入了Совет公社。
只不過,讓他從眾多Совет工人中一躍成名的,則是一次公社工賊事件。
那是一件鮮為人知的事情。
公社內,出現了工賊。
他們接受了敵對勢力的利益蠱惑,從而甘願成為他們的眼線。
也正因為這些工賊的出現,有一名幹部成員英勇犧牲。
壯烈的犧牲並沒有讓Совет公社膽怯,相反他們更加的團結。
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一件意外,可唯獨捷爾任斯基堅定的認為,公社內出現內奸。
很快,他證明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
他以雷霆之勢,將那些工賊一網打盡。
有些工賊甚至還參加過1905年工人大運動,他們忘記了初心,選擇與敵對勢力狼狽為奸。
在抓住並且證明他們的可惡行為之後,很多人都親自寫信,希望可以找到卡爾主.席,尋求網開一面。
瑪利亞確實是收到了這樣的來信,對此她表示十分理解。
畢竟有些工賊,在此之前還幫助過其他人。
可是,在利益面前,這些工賊註定會給公社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
因此,瑪利亞將選擇權交給了捷爾任斯基。
給予回去的回信也十分簡單明瞭。
‘一切,由捷爾任斯基負責。’
說白了,就是信任他,給予他這樣的權力。
捷爾任斯基確實沒辜負公社對他的期待,工賊都被他秘密處理掉,有些人都不知道他們已經不在了,只是認為他們被驅逐出公社。
對於這樣的做法,瑪利亞十分驚訝,同時也開始對這位捷爾任斯基表達出關切與問候。
經過長時間交談和相處後,瑪利亞決定為他隱瞞貴族的身份,同樣,知曉並理解瑪利亞的捷爾任斯基,也是如此。
二人達成共識。
同時,在Совет公社內,已經安排了一個專案。
組建一支屬於Совет公社的情報機構。
這個情報機構以‘滲透’‘敵後武裝’‘間諜’‘情報竊取’‘發動和組織群眾’‘在政治上爭取敵區的人心’等任務為主。
但瑪利亞還是給這個情報機構下了一個原則。
禁止色you暗殺。
除非是遇到叛徒,或者一些極為嚴重而不得不進行暗殺的特殊情況。
當然,如果遇到最為嚴重的時刻,便可啟動‘紅色警戒’方案,不惜一切代價擊敗敵人。
這樣的枷鎖,托洛茨基表示反對,他認為既然要搞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