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蛟龍探月1(第2/4 頁)
秒 11.5 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徹底掙脫了藍星那巨大的地心引力束縛,衝破了卡門線,向著深邃無垠的宇宙進發。
然而,這只是征程的開端。當蛟龍號順利衝出卡門線之後,接下來需要採取一系列精準的操作來控制飛船的速度。我們科研人員團隊迅速啟動了降速程式,逐漸減緩蛟龍號的飛行速度,使其最終穩定在每小時 1000 公里左右。這個相對較慢的速度既能夠保證飛船安全地朝著月球前進,又有利於後續的各種操作和部署。”
李婷婷繼續介紹道:“與此同時,我們還將充分利用這段寶貴的飛行時間,開展一項重要的工作——透過蛟龍號向外投放各類先進的通訊衛星、監測衛星以及其他相關裝置。
這些裝置如同構建起一座無形的橋樑,將地球與月球緊密相連,形成一個高效可靠的地月通訊網路和全方位的月球探測監測網。它們將實時傳輸大量的資料和資訊,為我們後續的科學研究和探索提供強有力的支援。
經過漫長而艱苦的 16 天飛行之旅,蛟龍號將會飛行到月球,並進入了環月軌道。此時,我們會對月球表面進行全面深入的地質勘探掃描。透過先進的儀器裝置,仔細地觀測和分析月球的地形地貌、岩石結構以及潛在的資源分佈等情況。
經過一番精心篩選和評估,最終確定出最為適宜降落的地點。然後,蛟龍號開始執行水平減速降落程式,緩緩靠近選定的著陸區域,準備迎接人類歷史上又一次偉大的壯舉。”
聽到這裡,身處連線另一頭的冰冰不禁好奇地問道:“如此眾多優秀的科研人員一同登陸月球,想必你們後續肯定還有更多艱鉅而富有挑戰性的任務等待著去完成吧?”
李婷婷鄭重地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說道:“沒錯,冰冰姐。一旦蛟龍號成功降落於月球表面,我們就會立刻著手展開月球基地的建設工作。經過在環月軌道上前期的詳盡勘察和分析,我們在登陸時已經可以確定在登陸區域周邊有那個規模較大且安全性十分穩定的地下溶洞或者深坑可以作為基地的選址。
所以登陸月球后,我們便會啟動永久性月球基地的建造工程。按照規劃,這個基地的一期面積將會達到兩萬平方米之大。基地內部將精心劃分並配置多個功能各異但又相互協作的中心,其中包括月面指揮防禦中心、人員生活中心、科研實驗中心、材料生產中心以及裝置生產中心等等。
這些不同的中心各司其職,緊密配合,共同構建起一個能夠完全滿足三百人在月球那獨特的低重力環境之下順利進行科研探索與日常生活所需的綜合性基地。”
就在此時,葉琴緩聲說道:“此次關於月球基地的建設工程,我們擬定了一項詳盡且高效的方案——那便是透過有人操作與無人作業相互協同、二十四小時持續不斷運作的方式來實現目標。
按照預定規劃,整個一期月球基地的建設預計耗時兩個月左右便可竣工落成。待到基地成功建成之後,‘蛟龍號’上的全體成員都將齊心協力一同遷移至這座嶄新的月球基地之上,並在此展開第二期基地的擴建以及地月往返飛船‘藍鯨號’的建造等一系列關鍵工作。”
聽聞葉琴如此這般講述,連線另外一頭的冰冰不禁心生好奇,忙不迭地追問道:“藍鯨號?難道說這就是將來用於地月之間往返通行的得力工具麼?那麼它的建造程序是否會全程都在月球表面進行呢?”
面對冰冰丟擲的疑問,李婷婷面帶微笑,正對著鏡頭有條不紊地回應道:“沒錯,冰冰姐!這艘被命名為‘藍鯨號’的飛船,日後勢必會成為連線我們藍色星球與月球基地之間的一條至關重要的紐帶。
並且在本次宏大的‘月宮計劃’當中,於月球就地取材、利用原汁原味的月球資源來打造‘藍鯨號’同樣也是一項舉足輕重的核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