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持而盈之,不若其己。(第2/6 頁)
,最終反而不如那些穩健發展、適時調整策略的企業。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也。” 就像在體育競賽中,一些運動員為了追求一時的卓越成績,過度訓練,對身體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傷,導致運動生涯過早結束。而那些懂得合理訓練、保持平衡的運動員,則能夠在賽場上長久地保持良好狀態。
“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 歷史上,秦朝的阿房宮富麗堂皇,珍寶無數,但隨著秦朝的滅亡,這些財富也瞬間化為烏有。再看清朝的和珅,貪汙受賄,積累了鉅額財富,最終卻被抄家,財富無法守住,還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貴富而驕,自遺咎也。” 隋煬帝楊廣在位期間,依仗隋朝前期積累的財富和強大國力,驕奢淫逸,濫用民力,導致民不聊生,最終引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隋朝也隨之滅亡。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漢朝的張良,在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後,不貪戀權勢,選擇隱退,得以保全自身,安享晚年。而韓信則因居功自傲,不懂得收斂,最終被呂后所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綜上所述,帛書版《道德經》第九章所傳達的智慧,透過這些事例得以清晰展現。它教導我們在生活中要懂得適度、謙遜和進退,遵循天道,方能實現長久的安穩與和諧。
帛書版《道德經》第九章白話文:
一直持有並追求盈滿,不如適可而止。將器物捶打得過於尖銳,銳利難以長久保持。滿屋堆滿金玉財寶,沒有誰能夠永遠守住。身處富貴卻驕橫放縱,會給自己帶來災禍。功業成就之後就退隱下來,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意味著過度追求滿盈並非明智之舉。例如,在投資領域,有些投資者總是渴望獲取更多的收益,不斷投入資金,甚至不惜借貸,然而市場變化無常,一旦遭遇風險,不僅無法實現盈利,還可能導致傾家蕩產。相反,那些懂得在適當時候收手,滿足於合理收益的投資者,能夠更好地保全資產。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也”,就如同在職場中,某些員工為了快速晉升,不擇手段地表現自己,處處爭強好勝,雖然短期內可能會獲得一些關注和機會,但長期來看,容易引起同事的反感和排斥,最終難以在職場中長久立足。
“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古代的石崇富可敵國,家中珍寶無數,然而因其炫富招禍,最終落得悲慘結局。這充分說明,財富再多,如果沒有正確的態度和使用方式,也難以長久擁有。
“貴富而驕,自遺咎也”,比如唐玄宗李隆基,早年開創了開元盛世,國家昌盛,然而後期他沉迷享樂,驕傲自大,寵信奸臣,導致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自己也狼狽出逃。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春秋時期的孫武,幫助吳國成就霸業後,選擇歸隱,得以避免捲入政治紛爭,保全了自身和名聲。
總之,帛書版《道德經》第九章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警示我們在面對慾望、財富、權力時要保持清醒和謙遜,遵循自然之道,懂得適可而止和適時退隱。
帛書版《道德經》第九章故事情節:
故事(一)
在遙遠的古代,有一位名叫李崇的富商。他憑藉著精明的商業頭腦和不懈的努力,積累了鉅額的財富,家中金玉財寶堆積如山。
起初,李崇為自己的成就感到無比自豪,不斷地擴大生意,追求更多的財富。然而,隨著財富的日益盈滿,他的心態也逐漸發生了變化。他開始變得驕橫跋扈,對待生意夥伴不再誠信,對待手下的僱工也極為苛刻。
與此同時,在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名叫趙銳的鐵匠。他手藝精湛,打造的鐵器鋒利無比,聲名遠揚。為了追求更高的技藝,趙銳不斷地錘鍊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