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三字經(第1/2 頁)
李講要發新作品了!
這個訊息一出,整個大唐簡直就像是沸騰了一般,上上下下,全都興奮過頭,如同猴子一般上躥下跳,大呼小叫。
因為李講的讀者群體,太廣大了,上到八十,小到八歲,許許多多都是他忠實的讀者。
當聽說李講再度執筆的時候,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他又要寫小說了。
畢竟,李講可是小說家之祖,況且《長安報》之所以能夠崛起,並且一枝獨秀。
除了搶先佔領了市場之外,還有一大原因,就是因為李講在上面登載了小說。
這種故事流暢,文意小白的文學幾乎剛一推出,便俘獲了絕大多數百姓的心。
時至今日,還有不少人整天翻來覆去的閱讀,李講寫的那幾部小說。
因為普通人消遣玩樂的方式太少了,而閱讀往往又太枯燥。
不過,也有人猜測,這一次的加更,是為了李講與詩狂的這一次文比。
他的三首作品,必然會登載在上面,讓全天下的人學習。
鋪天蓋地的猜想,很快就被李家封地流出的一道訊息壓下去了。
李恩大咧咧的透露,在《長安報》第一次加更中,李講最看重的作品,不是小說,也不是詩詞,而是一部面向孩童的韻文。
此言一出,頓時引發許許多多讀書人的激烈討論。
“世安侯也太過分了,前不久才為孩子們推行義務教育,這會又要為孩子寫一部韻文,感情我們真是生錯了時候,否則今日成就必然只會更好。”
“離了奇了,是寫出‘艱難苦恨繁霜鬢’的《登高》不夠好,還是推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學》不夠好?”
“是啊,憑什麼這部韻文能成為世安侯最看重的作品?”
“世安侯難不成寫了一首兒歌?”
人們很詫異。
李講堂堂詩魔,好好的天下知不宣傳也就罷了,陽光燦爛的康莊大道不走,偏要寫兒童讀物也就罷了。
居然還將其視作為最看重的作品!
這當即就引發了一群人的逆反心理,偏要認為李講的判斷有誤。
“既然是寫給孩童的,那首先字詞的使用就得再三斟酌,不能生僻,必須簡潔。”
“對,而且故事也必須直白明瞭,否則孩子很難看懂其中的深意。”
“沒錯了,正是因為這些無形的條條框框,導致從古至今的孩童讀物,入流都困難,世安侯選擇這麼一條賽道,怕是要碰壁。”
“若是貫州就算成功了吧?”
“一般人能夠在兼顧這麼多條要素的情況下寫出貫州,自然算作成功,可那人是李講,李鎮國!能用尋常的標準嗎?”
民間人聲鼎沸,百姓激烈的討論。
許多人並非是真的對李講有成見,而是覺得李講大限將至,能寫下的作品越來越少。
人都是自私的,很多人都希望,李講留下的作品能對自己起到作用。
而孩童韻文……
很顯然,凡是能夠自由發表言論的,基本都超過了這個年紀。
不過,人們怎麼想,終究是無法影響到李講的。
在各部門全力配合之下。
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一輛輛馬車,便出現在街頭巷尾,將嶄新印刷的報紙,送到報亭。
外界議論歸議論,真到了發行的這一天,一個起的比一個早。
許多下人被主人吩咐,天都沒亮就爬起來了,守在長安保亭面前。
到了六點半,大唐各地,凡是《長安報》設立的報亭,全都被人山人海圍起來了,排滿了客人。
一開始,一部分人還很忐忑,不確定李講到底寫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