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第1/2 頁)
情難培養,我卻讓他們相隔兩地,不斷的對立與傷害。
但其實,這個對立是我當初將他們創造出來之後首先想到的,因為趙均不可能瞬間成神,因為陳恪逃不掉他身上背負的那些沉重的枷鎖。
他們都需要釋放與成長,所以,不斷的破繭成蝶。
好多人覺得陳恪不像是攻,主要是很多時候我自己也這樣覺得。因為他太好,好到有些時候覺得他不可能強硬,覺得他不應該稱為一個將軍。
但是到了最後,他還是有他所有的堅毅,有他所有的手段與心狠。
對於趙均,我真的有些時候覺得無能為力,那麼那麼的無能為力。
其實陳趙之間的分開是必然的,因為趙均需要成長,而有些東西趙均需要自己面對,若是他一直在陳恪面前,跟著陳恪,他雖然不必經歷那麼多的風浪,但是他能達到的高度也不會像現在如此。
而趙均一個人,歷經風霜,漸漸懂得很多東西,同時也在太和人民的心中留下了一個很好的地位與形象。因為古時不論怎麼說,都重門當戶對,若是趙均一直這樣,他不會如此出眾,也不會樹立這麼好的形象,那麼就算他們在一起了也會面對很多人的質疑。
(這個算是解釋清楚了吧……)
最後,衷心感謝所有的堅持到現在還不離不棄的在看這本書的小夥伴們,愛你們,真心愛你們。還有,我下一本書吧,他就可能有可能是明年春暖花開之時(大霧)
暫定是叫做《半色春》……但是應該不會改了。
所以,最後還是拉個票吧,等我開了再去看一眼??
最後的最後,大概還有三四個番外的樣子……就醬。
愛你們。
作者有話要說:
還要再來一次,愛所有看到最後的小夥伴們,因為到了後期你們就是我寫下去的精神動力。
番外
第100章 半生
如果非要嚴格來算的話,顧致覺得自己應該是把陳恪養大的第一人。
當初陳家被人誣陷,皇上下令滿門抄斬之時因為剛剛出生的陳恪並不在家,免去了這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刑法。
後來章淵將軍私自將陳恪留下來,撫養到一歲時終於被內心飽受自責之苦的皇上找到,決定帶回皇宮撫養。
章淵本來也是不想放陳恪出去的,但是他也知道皇帝不僅僅是想減輕自己內心的罪惡,同時也想將陳恪控制起來,不讓他以後對自己產生威脅。
那天是個陰天,五歲的顧致在宮女的陪同下坐在御花園的石頭凳子上折磨那些花朵,忽然聽見旁邊的公公道:&ldo;皇上。&rdo;
顧致抬頭,本來想直接跳下凳子去抱自己父皇,結果看到父皇手裡有個小小的人。
他瞬間就不高興了,嘟著嘴站在那裡不看他。
皇帝笑著將孩子遞給顧致的宮女,又將顧致抱起來,道:&ldo;孩子,看,以後你養他好不好。&rdo;
顧致本來還挺不高興的,轉頭一看就看到一張白白淨淨的小臉,臉上睜著的大大的眼睛一動不動地看著他。
他不由自主的伸出手去碰了碰孩子白嫩的臉頰,鄭重點頭:&ldo;好。&rdo;
後來的顧致回憶起那個鏗鏘有力的好字都覺得感慨,或許這真的是一種緣分。
他陪著陳恪漸漸長大,而自己身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常常因為皇上佈置下來的任務而頭疼不已。
而這時候五歲的陳恪拿著一把比他自己的身高還要高大的弓箭站在宮裡的靶場上,費力的拉開弓弦,伴著旁邊章淵的殷切眼神鬆開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