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崛起之路(第2/2 頁)
洪水中抗險衣進水後有很大影響,導致戰友體力不支,犧牲在抗洪搶險一線。他說他希望我們能設計製作出防水效能更好的搶險衣。
那個戰友,他有一個五歲的兒子,知道爸爸犧牲後,不哭也不鬧,只是拽著我的衣服說,我爸爸要犧牲多久才能回來?
我聽了很受感觸,開會說,我要的搶險衣,是為了保護那些拿命去保護別人的人。知道嗎?
來到公司設計室,我與女設計師說起自己的感觸。
其實哪有什麼歲月安好,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
起初造價成本高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直到一天我發現了研發工廠自主研發的防水布料,便與女設計師一起製作了新的救援搶險衣,成功地做到了超過十個小時不滲水,打破了搶險衣防水的現有世界紀錄。甚至還做到:為防止救援人員長時間在洪水中體溫下降,內裡設計製作了保暖塗層。
專案商欣喜到“什麼布料?怎麼沒聽說過?”
即便邀請了公證員來驗證,甚至有國家機關資質的公證書,一帶一路專案商卻質疑,如果真的這麼厲害,打破了世界紀錄,那麼就是世界一流的水平了,你確定這是中國製造?
弦外之音即是,【中國製造】多年來代表著劣質、容易損壞、三流質量……等。英語裡的【ade cha】不再僅僅是一個名詞,而成為了西方和世人嘲諷的形容詞。
此時的我,一腔孤勇,自信非常地說:“中國,自主研發的大飛機已經上天了;高鐵已經賣到全世界了。中國,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而且,中國的很多企業,都已經在科技投入上下了重本。此次防水布料的研發製作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中國製造,只有我們自己相信,才能扭轉國際上的片面認識,我們要用實力說話。如果說以往的中國製造,還是勞動密集型的廉價勞動力型製造業,那麼當今改革開放後,發展進步的中國的製造業,轉型升級,把握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變為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
ade cha,加油!
一槍睹住了質疑,專案商卻又將中國的設計師和設計產品給套上了“沒有能力”、“在熟悉的範圍內打轉”的名頭。
我說道:“我知道國內已經有很成熟的設計師是可以很好地將東西方兩種不同的風格融合在一起,僅僅是以歐美的設計風格做參照標準的話,您當然會覺得我們國內的設計師不成熟,但其實是文化的不同,我們只是在走自己的路。”
“因為歷史程序和經濟發展問題,目前,西方的確在創意、設計、製造行業都位於龍頭的位置。文化底蘊不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能欣賞的東西不同。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誰能說得准以後的時尚不是中國引領呢?“
專案商無話可說,最後,我們拿下了這個專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