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04(第2/3 頁)
清靜的想法,又可享受宣陽城近便的好處!」
「據我估計,等到書院完成招生,正式開始投入運轉後,在這裡生活的學生、雜役、先生、以及諸位先生們的家眷,怎麼也有個上千人,後期這一數字還將會增加,可這裡,本來只是一個農莊,並沒有什麼營生,呂兄可以從現在開始構思,如何將這裡的商業發展起來!」
「畢竟我除了想讓呂兄負責教學生經營之道,還希望你能幫忙給院裡創收,多謀些營生,讓書院可以早日扭虧為盈,收學生的學費,只是為了能讓他們明白這世間沒有不勞而獲,我可沒想過要他們身上得利。」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氣,有人氣,就會產生供需關係,有商業發展的空間,聽到何艾的話,激動的表完態後,呂若蒙立刻感到自己肩負重任,躊躇滿志的開始打起自己的小算盤。
對於這些人的安排,何艾心裡早在聘請他們時,就已經有過盤算,如今一一說出,讓他們明白自己的定位後,就可以及時投入到工作。
金蘭書院正式開始招生的告示影印出來後,經學政大人的親自首肯,直接被分發到距離宣陽城較近的各縣,在其各村鎮中張貼,迅速引來各種熱議。
告示中明文規定,首批招生,共五百個名額,只招收七到十三歲以下的窮家子弟,要求務必要吃苦耐勞,書院不存在免費,可以透過賒欠的方式,讓學生先入學後繳費。
資質拙劣、不符合要求者,會被強制要求退學,哪怕退學,也需要先在學院外的農莊裡下田種地,或是養牛餵豬等,賺取相應酬勞,補繳完所欠學費後,再放其歸家。
這個告示一出,頓時引來一片譁然,其它書院與那些私塾則鬆了口氣,何艾在過去的一年裡,大張旗鼓,四處為金蘭書院筵請名師,且那些盛名在外的先生並沒有拒絕他的事,早已在文林中傳得沸沸揚揚。
從初時的看笑話,到後來的羨慕嫉妒恨,再到最後,發現只要是何艾出馬,竟然無一失手,讓那些大多皆以有才有能卻性格古怪著稱的先生們,都相繼接下金蘭書院的聘書,那些人已經變得麻木。
有許多之前還在說風涼話,包括一些已經取得功名的人,甚至都已經在籌謀著要如何爭取到進入金蘭書院學生的機會,再不行,去當個先生,也能近水樓臺,求得墨湖先生等人的指教。
哪怕何艾早有言在先,她辦這所金蘭書院旨在回饋社會,接濟那些窮家子弟,但她後來做的那些事,一直讓人認為那只是她用來顯名的手段。
結果,這張告示一出,頓時打遍所有對此心存質疑,等著看她打臺階下的人的臉。
但凡有些能力的人家,或是疼愛孩子的人家,沒人會捨得送自家的孩子去金蘭書院自食其力。
而十歲以上的孩子,有些已是農村人家能得用壯勞力,為防家裡不許孩子去,何艾特意請學政出,讓官方發出告示,囑咐各家尊重孩子的意願,一旦發現有大人強制阻止孩子去求學,必當嚴懲。
官府在那些普通百姓的威懾力,絕對夠強,有了這紙告示做護航,可最大限度減少這一現象,縱然仍有一些家庭會拒絕讓家中孩子去求學,那也沒辦法。
對於學政大人,以及官府中的各層官員而言,金蘭書院所做的事,無異於別人花錢出力為他們賺政績,很樂於做些順手人情。
有些態度積極的縣衙,甚至十分主動的出面組織護送縣內孩子統一前去金蘭書院求學,學得怎樣,怎麼學,他們不管,只要能去,增加他們縣裡的入學率,也是可以功績薄上記一筆的事。
五百個名額,看似不少,但被吸引過來的孩子卻更多,而金蘭書院卻非來者不拒,全都收下,不僅會看每個孩子所在村鎮出具的證明,還會觀察孩子們的衣著外表,最後還會讓他們實際參與勞動,以此來確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