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分組(第1/2 頁)
新招來的這批人,加上他們原來的十幾個人。
梁永豐手下現在有將近70個人。
人多了,以前那種管理方法就不夠用了。
為了方便管理,他將這些人分成了平地、鑿石頭、打地基、砌牆、鋪瓦、抹灰、木工、打雜等小組。
這段時間,這些人相互之間也出現了分化。
部分人技能加持已經可以降到每人每天只需要3個點的積分。
這些人普遍智商較高。
聰明人學東西快,梁永豐就叫讓他們做技術性較高的切牆、抹灰等活。
那些較笨的,只能分到打雜小組,讓他們做沒什麼技術含量的搬磚、和水泥、送水泥等雜活。
梁永豐的拓撲圖上,這些人隨即也按照新分的小組發生了變化。
對梁永豐來說,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將建房子搞成流水線作業,他也可以一次性給一撥人加持技能,隨後還不用時刻了解每個地方的進度,調整對每個人的技能加持了。
隨後梁永豐又按照智商和忠心度挑選出了十幾個人,到各個小組當了小組長。
由於忠心度較高,黃衛也成為了小組長之一。
小組長每天的工資比一般工人高一塊。
砌牆和搬磚的技術含量不一樣,按說工資差距必須顯現出來。
不過之前他許諾了每人每天三塊錢,不能食言,梁永豐只能變相加工資——設立獎金。
各小組根據技術含量高低,設定了30到120不等的獎金。
當然哪個小組乾的好,就由梁永豐定了。
小組內,小組長可以拿獎金的20%。
乾的最好的前三名分別拿15%、10%、5%。
剩餘的50%,小組內全體成員再平分。
小組內誰幹的好,由小組長認定。
之前團隊綜合評分一度上升到67分,隨後評分緩慢下降,一直降到了63分。
新來的55個人加入後,評分一下子降到了43分。
這一些列措施下來,團隊綜合評分漲到了61分,證明梁永豐的辦法是對的。
整個施工有條不紊的進行,梁永豐看著幾處工地上的房子跟雨後的蘑菇一樣。
又過了幾天,李老闆從香港再次返回。
這次跟他一起來的,還有人手和裝置。
整個村男女老少都過來看熱鬧,現場熱鬧的跟過年一樣。
梁永豐特意過去表示了祝賀。
其他幾個村的村支書得到訊息,也跑了過來,一邊假惺惺的祝賀,一邊問梁永豐,自己村那邊的房子什麼時候能夠蓋好?
梁永豐應付走幾個村支書,李老闆那邊也好容不容易從人群中脫身。
李老闆笑著衝梁永豐走過來,用英語道,“幾天不見,梁先生的生意越做越大了!”
梁永豐登時鬆了一口氣,這傢伙還是沒有提起公攤面積的事,看來這事應該過去了,而且從今以後的房子都可以照此辦理。
“李先生過獎了,一點小生意而已,掙個辛苦錢!”梁永豐看了看屋裡正在安裝除錯的裝置,“這是什麼裝置?”
“這臺是注塑機!”李老闆做了個請的手勢,“梁先生這邊請,我給梁先生介紹一下!”
李老闆的塑膠花廠,主要裝置就是兩臺注塑機,這兩臺裝置由他從香港帶過來的兩個老師傅負責操作。
其餘的工作就靠大量招聘女工來做,完全沒有技術含量。
“如果這邊做的好,我就把香港的廠子關掉,把生產全部轉移到大陸,梁先生到時候得給我多留幾間廠房!”李老闆道。
“沒有問題!”梁永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