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馮嚴之死(第1/3 頁)
刑警隊會議室,本來剛解散幾天的專案組,因飛車黨案的一個突破性發現,又重聚在一起。
此時隊長陳立面色凝重的在白板上寫下了一系列時間線,“我先重複一下整個案子的經過。
從去年底,到今年夏末,陸陸續續在安城各個區出現飛車黨,搶劫到殺人,性質惡劣。
咱們各方面調查,從摩托車改裝手法,和目擊證人的描述,確定了犯罪嫌疑人是來自違規摩托車俱樂部的賽車手,馮嚴。
當然還因馮嚴身上一個明顯的特徵。
陳立指了指左側手臂上部,“馮嚴這裡有個瓶蓋大小的蝴蝶紋身。這一點是當時咱們確定馮嚴是嫌疑犯的主要原因。
之後經過蹲守,逐步圍攻馮嚴,並將三人犯罪團伙一網打盡,這點大家都記得。
馮嚴逃跑了,後發現屍體,應該是當時受傷最後不治身亡,這一點在之前都毫無疑義,對吧?但是。”
陳立打了個指響,把馮嚴的第二次屍檢報告拍在桌上。
其實就算當時送檢結案了,可陳立就是有種感覺,他師父以前就說過,當刑警時間長了,會有一種直覺,他也說不上來,明明證據確鑿,可為什麼他就覺得哪不對勁。
本來陳立也不抱什麼希望,但日夜難眠還是去找了法醫,兩人研究馮嚴的屍體,從受傷的位置比對,到當時激戰的場景重現,並沒發現什麼問題。
可法醫正好剛在京城培訓回來,說京城新出了一種微生物分析的儀器,還在實驗階段,就抱著謹慎的態度,送了一些腐爛面板樣本過去,再確定一下死亡時間。
結果,京城那邊反饋回來,給出的死亡時間,竟和馮嚴第一次屍檢報告裡的死亡時間不一致,而且不是微小誤差。
精密的高科技儀器透過微生物推算,馮嚴死亡的時間要比他們想的還早一個月。
也就是說,在第七起案子,也就是第一個割喉案過後,馮嚴就死了。
這一點讓陳立無比震驚,為保準確,法醫連夜又對馮嚴做了第二次屍檢。
結果真的發現了一個之前沒有的問題,馮嚴的內臟出現了凍傷裂痕,但之前屍檢並未發現,所以凍傷裂痕應該是最近才顯現的。
陳立當時就問法醫,是不是這段時間屍體在冷凍櫃裡的原因。
法醫卻搖頭,從專業來看,普通的冷櫃根本不會出這樣的裂痕,必是那種急速低溫下才產生的。
而第一次屍檢沒發現,是因這種裂痕,是急速冷凍後回到常溫一段時間,再經過普通冷凍才會出現,所以第一次屍檢時並沒有裂痕,是因當時發現屍體就屍檢了,可也足以說明,這屍體曾急速冷凍過。
法醫一下反應過來,說這種案例,以前見過,之後就在檔案裡找出了卷宗,當時那案子甚至都上了報紙,是五年前的一起冰箱藏屍案。
屍體因好久才被發現,內臟已經顯現裂痕,這案子是他師父辦的,當時就判斷死者的死亡時間恐怕比屍檢的結果要早很多,應該是經過急速超低溫的冷凍,才會出現這種結果,但當年還沒有精密儀器,所以無法判斷死亡的具體時間,最後成了懸案。
沒想到五年後馮嚴的屍體會出現同樣狀況,不得不讓法醫懷疑這兩起案子是同一人所為。
陳立聽到這時腦子已經徹底麻了。
新的死亡時間證明了馮嚴其實死於第七起飛車案發生後,不超過一星期。
那麼第八起飛車割喉案,又是誰做的呢?肯定不是馮嚴了,因為那時他已經死了。
在最後一起飛車案後沒多久,警方就鎖定了馮嚴的位置,並且實施抓捕,和馮嚴發生激烈的對抗,在拉扯中,拽脫了馮嚴的外套,露出了肩膀上的蝴蝶紋身。
似乎所有一切都在順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