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第2/2 頁)
一次當,吃過一次虧,這時正百倍地提高警惕。
山本當時已不再能藉助以日本駐檀香山領事館為活動基地的間諜網,無法得到美艦出入珍珠港的情報。當然,這不是山本的過錯。自羅奇福特和他的海軍戰鬥情報局的同事們,破譯了jn25海軍密碼的那一天起,日本海軍就失去了行動的突然性。這也不能責怪山本。從那時起尼米茲就獲得了有關日本海軍的極為精確的情報。
要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計劃制訂者僅僅把自己放在敵人的位置上,設身處地地設想對方在想些什麼及可能會幹些什麼,這是不夠的──雖然如果他猜得正確,會有所幫助。計劃制訂者所需要的是要實事求是地瞭解敵人能夠做些什麼,即敵人的作戰能力。這是情報工作的基本要點,埃蒙斯由於再三強調這個問題而惹惱了萊頓。 [ 註:見本書第五章。 ] 而這正是山本所沒有做到的。他的計劃的實質是設想尼米茲及其艦隊會完全按照日本人計劃的那樣行動。由於沒有對敵方的作戰能力進行估計這一根本原因,原定的設定潛艇警戒線的任務未按時完成,用大型水上飛機對瓦胡島實施偵察的&ldo;k號作戰&rdo;也遭到了失敗。 [ 註:日本人3月3日派出轟炸珍珠港海軍船廠的就是這種飛機。當時,飛機從在弗倫奇‐弗裡蓋特沙洲的潛艇上加油後,飛到瓦胡島上空,投了幾顆炸彈,但由於雲層太厚,看不到目標。(宇垣日記,1942年6月10日)。見本書第四章。 ] 如果不是那麼自滿,而是進行迅速而有效的偵察,那麼,幾乎可以肯定,日本人是能夠發現美國人已經出動,並搞清其實力、航向和目的地,從而作好進攻的準備的。 [ 註:宇垣日記,1942年6月l0日。 ]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