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重生大宋之絕世寵妃小說 > 第二十一章 漫遊古城長安(三)

第二十一章 漫遊古城長安(三)(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北魏遺史既然重生了,這個皇位必須我來坐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嬌小玲瓏的羋瑤情牽盛世戀歌國運扮演:漢使怎麼扮演?死這!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盛唐!我這個瘸腿太子調教四方!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四合院:我從不按套路出牌四合院:我當兵回來了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教教小兕子,大唐艦隊星際歸來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我的艦隊,在墨西哥灣自由航行穿越三國之黃巾天下穿越海賊成為赤犬一人:我向全世界曝光了異人

然後他們策馬揚鞭,來到了大雁塔。

塔座

大雁塔基座皆有石門,門楣門框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及磚雕對聯。底層南門洞兩側嵌置碑石,西龕是由右向左書寫,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撰文、時任中書令的大書法家褚遂良手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東龕是由左向右書寫,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手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人稱“二聖三絕碑”。兩碑規格形式相同,碑頭為蟠螭圓首,碑身兩邊線有明顯收分,呈窄下寬的梯形(此為唐碑典型形制),碑座為有線刻圖案的方形碑座,兩碑通高一丈,。碑文高度讚揚玄奘法師西天取經,弘揚佛法的歷史功績和非凡精神,世稱《雁塔聖教》。

這兩塊碑石是唐高宗永徽四年十月由玄奘親手豎立於此的,於今儲存完好。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畫家吳道子,大詩人王維等曾為慈恩寺作過不少壁畫,可惜早已湮沒在歷史中。但大雁塔下四門洞的石門楣、門框,卻還保留著精美的唐代線刻畫。除此之外,南門的券洞兩側還嵌有“玄奘負笈圖”和“玄奘譯經圖“。

大雁塔也曾是唐朝新中進士的題名之地,即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雁塔題名。但可惜的是雁塔題名已經看不到了,其原因,據說是唐武宗時的宰相李德裕不是進士出身,深忌進士,下令取消了曲江流飲,將“向之題名削除殆盡”。

唐朝新中進士,均在大雁塔內題名,以至於後世以“雁塔題名”代稱進士及第。

塔身

塔南門

在唐代,新進士及第後,有大唐天子於杏園賜宴,於曲江聚會飲酒,慈恩塔下題名等風俗活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曲江流飲”和“雁塔題名”。

進入南門,洞壁兩側鑲嵌有多通明代題名碑,其中“名題雁塔,天地間第一流人第一等事也”,乃當時“雁塔”之風光寫照。此外,還有描寫玄奘輝煌一生的《玄奘負笈像碑》、《玄奘譯經圖碑》。在塔內一層通天明柱之,懸掛著四幅長聯,寫的是唐代的歷史、人物、故事。

一層塔內,還設有古塔常識及中國名塔照片展,展示了佛塔的起源與發展,佛塔的結構和分類。塔座登道的東側墁磚處,平臥有一通“玄奘取經跬步足跡石”,所刻圖案生動地反映了玄奘當年西天取經的傳說故事,以及他萬里征途、始於跬步的奮鬥精神。

二層:釋迦牟尼佛像

大雁塔二層的塔室內,供奉著一尊銅質鎏金的佛祖釋迦牟尼佛像,系明初寶貴文物,被視為“定塔之寶”。到此遊覽的遊客爭先禮拜瞻仰。

在兩側的塔壁,還附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壁畫兩幅以及現代名人書法多幅,多是唐代詩人登臨大雁塔有感而發的詩句。

三層:舍利子

在三層塔室的正中,安置一木座。座存有珍貴的佛舍利及大雁塔模型。有關舍利的由來有著一段故事,系印度玄奘寺住持悟謙法師所贈,屬一乘佛寶。

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師為存放經像、舍利而建造了大雁塔,玄奘法師究竟帶回多少舍利,在《法師傳》中記載僅說是一百五十枚肉舍利和一函骨舍利,具體數量未說明。而在同書描寫修塔一節時,說明“層層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萬餘粒。”後長安年間改建大雁塔,將塔中原有舍利如何處置,也未有詳實的史料記載。

四層:貝葉經

大雁塔四層塔室內供奉著兩片貝葉經,面刻寫著密密麻麻的梵文,據說現今認識該文字的不足十位,其珍貴神秘可見一斑。

五層:釋迦如來足跡碑

大雁塔五層,陳列著一通釋迦如來足跡碑,該碑是依據唐代玄奘法師晚年於銅川玉華寺請石匠李天詔所刻制的佛足造像複製而成。有諸多佛教圖案,內涵

目錄
武俠:神侯府鹹魚十年,馬踏江湖悟性逆天,從大唐雙龍開始建仙朝機獸世界麒麟風雲群雄爭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