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帶師師遊襄陽(第2/3 頁)
建築——抱膝亭,真宗時期重建。相傳此處原有一塊大石頭,諸葛亮常常在石頭吟唱老家的小調《梁父吟》。抱膝亭呈六角形,三簷三層,亭內有木梯可登樓賞景。
抱膝亭的背面有塊“草廬碑”,真宗時期所立,碑的正面有石南江匯提寫的“草廬”二字,字型蒼勁有力。碑的背面刻有“龍臥處”三個大字,當年諸葛亮在出山前,他的老師龐德公賜予他的雅號是“臥龍”,所以他的寓居地也被後人稱作“龍臥處”。
老龍洞是隆中的最後一處景點,它位於隆中山腳下,周圍松柏交翠,茂林修竹。相傳老龍洞的水質甘甜,諸葛亮智慧過人就是喝了此水的緣故。到了此處,不妨走進茶室一品隆中香茗。老龍洞背後是牡丹園,春日花開,名動古城。
從諸葛亮故居遊覽結束後,他們又騎馬前往月英花谷。月英花谷頗有點“幽幽谷”的感覺,地勢平緩開闊,花卉豐富,樹叢茂盛,尤其是春日鬱金香、櫻花等繁花盛開,搖曳風中,花香襲人。
“古隆中好不好玩呀?”逛完了古隆中,喬峰問李師師。
“簡直太好玩了,古隆中真大呀,而且裡邊特別清靜,我真想住在裡邊,可以天天安靜的修真煉氣!”李師師開心地說道。
“一會我帶你再去水鏡莊看看,是諸葛亮師父司馬徽故居。”喬峰說。
“嗯,好的。我們出發吧!”李師師說道。
“嗯,好的。”喬峰說。
不一會兒來到了水鏡莊。
水鏡莊又稱白馬洞。在南漳縣城南門外兩裡。背倚玉溪山,層巒疊翠,下臨彝水,泉流淙淙。山腰峭壁處有一天然石室,名白馬洞,刻“洞天福地”四字。
洞深約六丈多,寬三丈多,高一丈以。水鏡莊面積九百畝,有灰鸛松鼠鬧林等動物景觀,歷史文化與山水自然景觀相得益彰,是一個理想的休閒、旅遊觀光的佳處。現存漢時珍貴文物十餘件,詩文近一百篇,碑刻五十塊,名人字畫一百幅,對聯五十幅,最早詩文距今近一百年。
水鏡莊內有巨洞,可容百人,傳說通四川,因有白馬奔出,故名“白馬洞”。景區建築多為亭閣式,飛簷凌空,氣宇軒昂,金窗修戶,雕樑畫棟。
半山腰有“頭天門”、“二天門”,拾級而,如登雲梯。莊正門前一條木板鐵索橋飛跨過河,遊客漫步逍遙至極,別有情調漾心頭。水鏡莊背倚巍峨高聳的玉溪山,三里石壁長廊雄偉壯觀。
水鏡莊內,多是亭閣式建築,飛簷凌空,氣宇軒昂,金窗修戶,朱梁畫棟。
司馬徽、龐德公和學生諸葛亮、徐庶、龐統玉石塑像惟妙惟肖。半山腰的“頭天門”、“二天門”,拾級而如登雲梯。莊正門前一條木板鐵索橋飛跨三道河,過客漫步逍遙之極,別有情調盪漾心頭。
“玄德南漳逢隱倫”,講的就是發生在南漳水鏡莊的故事。建安十二年,劉備馬躍檀溪,襄陽脫難來到水鏡莊訪世事於司馬徽。
司馬徽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司馬徽向劉備舉薦諸葛亮,由此引出了“三顧茅廬”、“隆中對”等故事,成就了三國鼎立的格局。水鏡莊因此而成為三國故事的源頭。
“水鏡莊也挺好玩!”李師師說道。
“是呀,不愧是諸葛亮的師父!”喬峰說。
“我們接著要去哪裡呀?”李師師問道。
“我們再去鹿門寺看看!”喬峰說。
“嗯,好的。”李師師說完,二人策馬來到鹿門寺。
東漢時期光武帝劉秀大臣,習鬱巡遊鹿門山並在此建立了古剎鹿門寺,營建殿堂數百楹。鹿門寺初建時規模宏大,歷代名僧常來主持佛事。宋朝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