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老師,但是遷都的話,根本沒有這種條件。(第1/2 頁)
翌日。
趙術與李斯會合,在大秦銳士的護衛下,離開了咸陽,朝著雍城而去。
李斯待在軺車之中,趙術在馬上,兩人沒有交流,整個車隊一心朝著雍城而起。
這一刻,趙術心中念頭萬千。
在商君變法前,秦曾經八次遷都。而在這八次遷都的過程當中,雍城便是最重要的一個。
因為大秦漫長的歷史上,曾經有近三百年的時間,都是以雍城作為首都。
只是大秦以雍城為首都的那段歲月,卻堪稱是一段屈辱歷史。
當大秦的國都搬到雍城,當時大秦實力開始徹底壓倒犬戎,並且逐漸佔據整個關中地區。
只是大秦遷都雍城的時候,正是齊桓公稱霸的時代。
此後大概過了不到二十年,穆公稱霸,讓大秦有了短暫的輝煌。
但是,從大秦佔領了整個關中之後,晉國也在山西地區崛起。
此後,晉國靠著地理優勢,徹底堵住了函谷關以東的道路,讓大秦再也無法東出。
在穆公之後,整個春秋中晚期,大秦都只能被晉國堵在函谷關以西發展。
隨後,晉國分裂,迎來了大秦最為恥辱的時候,三晉之一的魏國,在和大秦的交戰過程當中,不斷取勝,最後直接奪取了整個河西地區。
在大秦的誓言中,有句話,百年國恨,滄海難平,說的便是此事兒。
這也是一直以來,雍城雖然有大秦的宗祠與祖地,卻一直都名聲不顯的原因。
“公子是雍城人氏?”就在趙術胡思亂想之時,李斯的聲音傳來,將趙術瞬間驚醒。
聽到李斯的話,趙術笑著回答:“不瞞老師,術出生於雍城一個小村落,祖輩耕種。”
對於趙術的回答,李斯不置可否,他眼中掠過一抹精光,朝著趙術繼續,道。
“你可知道,大秦歷史上,遷都幾次?”
“八次!”
趙術神色微動,朝著李斯回答,道:“第一次,大秦的國都名叫秦邑,非子先祖封於秦!”
“從而有了秦。”
“後來,嬴秦大破戎狄,奪回西犬丘,然後從秦邑搬到西犬丘,這是秦國的第一次遷都。”
“從西犬丘搬到汧邑,這是秦國第二次遷都。平王東遷之後,大秦正式立國,將國都從汧邑到汧水渭水交匯之處,這是秦國第三次遷都。”
“第四次遷都,遷到了平陽,第五次便是雍城,三晉分裂,魏國奪取河西平原,第六次靈公遷都涇陽。”
“以涇陽為首都,可以更好地進行防守,防止魏國進一步西擴,守住秦國最後的家底。”
“獻公為了表示自己收復河西的決心,從涇陽遷都至櫟陽。”
“最後一次,便是商君變法之後,遷都咸陽,此後的百年歲月中,咸陽便一直都是大秦的都城。”
.......
見到趙術對於秦國的歷史,如數家珍,李斯臉上的笑容也是變得柔和起來。
“公子,每一次秦國遷都,其實都是為了更好的治理國家。”
李斯語氣幽幽,朝著趙術詢問,道:“如今我大秦席捲天下,已經連滅韓趙兩國,以王上的之氣魄,以大秦銳士之戰力,大秦兼併諸國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以你之見,你覺得咸陽擔任國都合適麼?”
聞言,趙術神色一愣,他從未想過此事,哪怕是後世一些人認為大秦之所以分崩離析,也只是認為是胡亥以及趙高之故。
對於大秦的都城,都不覺得有問題,畢竟後來的漢朝,便是定都長安,依舊是有數百年江山。
而長安就是咸陽不遠處。
由此可見,大秦的滅亡與都城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