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第1/2 頁)
第七十四章
國朝自東宮壓勝一事起,至廢太子歿不足一月。
本就有不滿太子的人因端王失儀而對廢太子有了更加惡毒的批判,甚至連東宮壓勝一事為端王指使的話都說了出來。
紫宸殿上,熱鬧得如同東西兩市。
殿中侍御史看聖人緊抿雙唇,不得不提醒朝官注意朝堂法紀。卻是無濟於事。
端王說得輕鬆,此乃陛下家事,可天家事亦是國家事啊。
廢太子的幾位心腹臣子原想著為太子證清白,如今卻等來如此結局,大有群情激奮的架勢,其中一個性子剛烈的朝臣還差點觸柱而亡者。
然而,他們不能死,得為廢太子申冤,請求聖人嚴查東宮大案。
御座上的聖人,面上辨不出悲喜來,反而是雙手忍不住輕顫。
大約是中書令察覺出聖心不悅,又或許是想到儲君最看重德行,所以阻止了一些瘋狂反對此事的朝臣,做一副忠臣模樣,也給漢王掙一些純孝的名聲。
眾臣或逼迫聖人,或懇請聖人,先後齊跪在水磨金磚之上,最後終是三司使得了旨意,嚴查東宮壓勝一事。緊隨其後的旨意是,命端王主理此事。
秦仲舒將宮裡的事遞到鄖國公府,叫張思遠不必憂心,有端王在,此案不會草草了結。
張思遠一個人悶在書房,有些憔悴。紺青生怕他這樣會憋壞了,便去請思夏。
思夏進了他書房,也不知該如何勸。只是陪他在一處坐著。
楊璋火急火燎地進了靜風軒,因先前張思遠命人潛入東突厥王庭的人遞迴來了訊息。
紺青接過信,輕手輕腳地進了書房,看張思遠仰靠在憑几上,閉著眼,右手還搭在額上,一副傷心欲絕的樣子。
她不敢打擾他,只湊近思夏,低低道:「娘子,這是楊公送來。」
思夏點了個頭,示意她出去。
紺青掩門,楊璋便問:「阿郎怎麼樣了?」
她無奈地搖了搖頭:「必是會傷心一場的。」
「那信上的事……」
「稍待吧!」
書房內傳來咳嗽聲,書房外的人紛紛提起了心。
思夏放下信,立刻去取水,餵他喝下,又用帕子拭去了他唇畔的水。
看他睜開眼,思夏連忙將信拆開,抽出信紙,展開來,遞給他。
張思遠面上的悲色隨之轉為驚詫,其後那張紙被他攥在了手裡。
思夏尚未看清是什麼,掰開他的手,取出那皺巴巴一團,展開來看,眼睛眨個不停。
潛入東突厥的人耗了三個月之久才混進了王庭,自去年臘月始摸到了與長安有來往的人,幾番套話不可得,然而不知怎麼了,那人離開了東突厥王庭,楊璋派去的人便順勢跟蹤,直至追至長安城,見那人進了崇業坊的玄都觀中,又跟了幾日,發現那道觀裡的人進出恆王府密切。
帝之二子,封恆王。
恆王的人與東突厥王庭的人有聯絡,恆王的人進出的玄都觀,也是太子與玄真道人相見的地方……
恆王,恆王!
恆王一向小病不斷,因此常與他的太子兄長互道保養之事。恆王與太子一同開蒙學識,時常與太子同吃同住,竟在漢王與太子撕得狠的時候,先是隔岸觀火,其後給太子致命一擊!
他怕是比漢王看上儲君的位子還早!
從去歲夏日東突厥突然舉兵南下,到秋日聖人攜眾皇子公主去驪山田獵唯獨恆王上表不去而有了聖人遇刺之事,再到太子因東宮壓勝被廢,或者以前更多的事,都與恆王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漢王因其生母劉貴妃寵冠後宮,且他又得聖人寵愛,加上中書令與他聯手,公開與太子作對。朝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