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宮中的女人(第1/3 頁)
接到旨意的葉布舒,立馬去召集兵馬。準備去修建中的廣義城替換多鐸。臨走前一天,進宮面見皇太極,
剛進來大殿,就見殿中站立一人,漢人模樣,身穿的卻是旗人衣裝。葉布舒 暗中不住觀察,此人體型消瘦,一張小圓臉,二眉上挑,眼細且長,很難看見眼珠,就是人們常說的馬蜂眼,據說有這眼型的人,面憨心狠,心思難測。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明末第一漢奸范文程,這個人和別的漢人不一樣,別人是走投無路,無奈投敵。而他是主動向努爾哈赤推銷自己,而且還十分賣力。一次不成,再來一次,直到堅持多年,終於推銷成功,真有點不成漢奸不罷休的感覺,不是知道他祖先范仲淹知道後世有這麼個子孫,是何感想。
這個人的投敵對後金和明清都產生的巨大的影響。
葉布舒第一次見到范文程,就沒什麼好感,一來自於歷史的評價,二來自於范文程的樣貌。雖然不喜歡 ,但禮貌這塊葉布舒 還是沒問題的,在向皇太極請安後,接著就向范文程行禮示意。
范文程也是頭一回這麼近見四貝勒,忙向葉布舒回禮,當著皇太極的面,范文程丟擲一個話題。
“得知四貝勒提出了,漢蒙再分八旗的方法,奴才真是佩服,如有空閒,想向四貝勒請教。
所有投降過來的明將都是自稱”臣“的,只因為范文程投降的夠早,夠徹底,已經入了滿八旗,有旗籍,身份上是個旗人了。
”這事以後再議“,皇太極打斷了他們的談話,指著桌上的奏摺:
”這些軍報,你們先看看“。
兩個人接過小太監遞過來的奏摺,仔細看起來,半炷香的時間,兩人都也看完了,便合上奏摺,等著皇太極提問。
”你們看完,有什麼想說的“。
”憲鬥(范文程的字),你先說吧。“
”鄭親王(濟爾哈朗)在大淩河一帶排兵佈陣倒是也沒有問題,三部大軍互為犄角,但只有一弊端,三部分人馬距離過遠,中間空隙有些大,三部大軍訊息怕是傳遞不暢,讓人鑽了空子“。
皇太極點點頭,表示認可這個說法,又對著葉布舒 說:
”老四 讓為父聽聽你的想法,看還能說出點什麼奇論來?“皇太極調侃中帶著些期待的問話。
葉布舒雖然是重活一世,可自己並沒有太多的歷史知識,更不瞭解這場大戰的詳情,只好隨口應付一下。
”我的想法和範大人一樣,只是對明軍吳三桂部,至今沒有見其蹤跡,覺的不妙,如果吳三桂利用了我軍之間空隙過大的弊端,怕是要生出些變故了。”
頓了頓,葉布舒做了一個比喻:
”像人穿上寬大的衣服,結果一條蛇鑽進來,人還不知道,出其不意的補咬上一口,可要壞大事的,不可不防啊。“
”明軍怎麼知道我軍的佈陣,再說會有這麼巧嗎?“范文程小聲說到。
“範大人,漢人有句話講,沒有巧事,何來巧字,小心些,總不會錯的”,為了證明自己的依據,葉布舒舉了一個例子。
當年,薩爾滸之戰時,曾有一支明軍,出其不易,越過大淩河,打到我大清腹地,差點佔了舊都(赫圖阿拉),有前車之鑑,不可不防。
皇太極、范文程,幾乎同時看了葉布舒 一眼,當年的事他們親自參加的,當然知道的這件事,但件事卻從沒有外傳過,知道的人很人,葉布舒 怎麼知道的。
皇太極雖然疑惑,但也沒太在意,對葉布舒 講:
“怕是不會再發生這樣的事了,這路上有幾路我大清鐵騎,再加上我大清經營多年,和當初不一樣了,要是這個吳三桂敢來,早就發現他了。
范文程這時說話了:”皇上,奴才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