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第1/4 頁)
縱觀導演的履歷,網友不禁感慨,真的好牛啊。
有人關注,媒體自然就會報導,無人問津的&ldo;啞母&rdo;劇組,在開機半個多月後,迎來了第一批來探班的記者。
可惜記者並沒有得到多少採訪的機會,李青生活裡話都說不出來,但是在工作中卻是一個&ldo;獨-裁者&rdo;,他認為記者的到來引發村民的圍觀,不僅影響影片的拍攝質量還影響拍攝進度,實在是討厭,他拒絕記者採訪,並且希望工作人員不要接受記者採訪。
當然,李青的原話不是這樣說的,連夏親耳聽見李青對助理不耐煩地吼,&ldo;讓他們滾‐‐&rdo;
記者沒有拍到他們想拍到的內容當然不肯罷休,他們改採訪村裡的村民。
村民見到記者和攝像機,圍上去七嘴八舌地用河北話說,可惜村民沒太有文化,沒參與拍攝的也不知道導演拍攝的是什麼,記者從他們嘴裡也得不到太多的資訊。
記者隨後找到了連夏借住的那戶人家,那戶人家因為收了劇組的錢,加上連夏對他們態度也不錯,採訪時都說的劇組的好話:&ldo;那閨女,可倔了,導演嫌她長得俊,她自己用冰水洗手,水裡都是冰塊,那麼冷的天,臉上手上都皴了,跟老樹皮似得,以前那手可滑了,還要挖土,指甲裡都是血,遭死罪了。&rdo;
記者聽了也是驚訝不已,對隨行攝像師感嘆,&ldo;以後誰說她是潛規則上位,甭管說得再像我都不信了,這勁頭兒,當年的蕭文軒都不一定比得上她,太拼了。&rdo;
回到電視臺後,結合連夏過往奮鬥史,該記者用《連夏:十年磨一劍》作為標題,對&ldo;啞母&rdo;做了一篇獨家追蹤報導,在媒體的宣傳下,觀眾對這部戲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導演才華橫溢年輕有為,連夏演得很拼命,至於影片的最終質量,還需要時間去驗證。
和許多文藝片導演一樣,李青也喜歡用長鏡頭,固定長鏡頭、景深長鏡頭、運動長鏡頭,他在作品中對長鏡頭的鐘愛程度,在連夏接觸過的導演中,絕對拍得上前三。
但是這樣對演員也造成了許多壓力,尤其是連夏這個主演,因為長鏡頭需要長時間將鏡頭固定在一點,完全靠演員表演去詮釋,演員稍微出一點錯,整組鏡頭就要重拍。
演員表現得好,長鏡頭可以省下許多成本,若是表現的不好,就是燒錢。
鑑於導演李青絕對控制慾,遇到長鏡頭,劇組往往需要一個白天或者一天一夜去準備。
好在導演也不是沒有菜鳥,雖然他夠年輕,但是經驗絕對算得上豐富,對於一個導演來說,三部影片就脫離新人導演的行列了。
作為主人公秀梅的扮演者,連夏幾乎包攬了影片所有的長鏡頭,這對於她來說已經不能算是挑戰,而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
挖凍土,啃糙根,吃樹皮……
被農村的小孩子用石頭和泥巴丟,被村民指指點點,肆意的辱罵和嘲諷。
村裡不少有些中年村民都是經歷過長徵的,他們有時候根本不是演戲,而是回憶,回憶他們經歷過的那些艱難地歲月,在拍攝的過程中,連夏越來越分不清楚戲裡戲外的區別,她仿若穿到了四十多年前,她不是連夏,而是秀梅。
她像個普通農村姑娘一樣,揮動著鐮刀和鋤頭,最初這些農活她做得不好,後來越做越好,得心應手。
如今她已經不需要醞釀關於秀梅的情緒,就連導演李青也認為現在的連夏就是他腦子裡那個秀梅。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為連夏這樣的狀態很好,連夏越來越沉默,這種沉默不是屬於連夏平時的拍攝狀態,而是屬於啞女秀梅,最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