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第2/2 頁)
壓力的。數落張詠幸和王妮歡的無能,陳述她們的錯誤,駁斥他們的觀點,告誡自己的忠言。
網路時代的到來,讓他們即使有過去幾十年每每提起都最為傲慢的經歷和年齡,也無法應對。對網路的陌生讓他們無法控制事態的程序,大學的遙遠又讓他們無法控制王妮歡的行為。這些都讓他們有著難以宣洩的恐慌,非要把這個恐慌完全傾瀉給別人才能好過。
王妮歡的事一下不再是她一個人的事,變成所有人的事,這事經過親朋好友許多人的細碾琢磨卻不是均分出去,而是自己又繁衍了一回,變得擴大數倍再砸回過來。砸回給不能反抗的張詠幸和王妮歡。而他們兩裡,偏偏又是本應是局外人的張詠幸承受更多。
張詠幸覺得父母生她好像就是為了來承受別人而來的。她從懂事就知道,自己和父母是不同身份的。父母是家的人,所以他們有情緒,有意願,有人生。而張詠幸有的則是他們的情緒,他們的意願,他們的人生。她是被他們用了無數金錢和精力創造出來的一個物件。她被他們按照預想的結構,反覆揉捏、雕琢、纏繞,一層層滲透,一遍遍加固,是塑造而來最適合放置家裡炫耀的展覽品。作為這個家的孩子,她的標籤就是品學兼優、乖巧聽話、惹人喜愛。他們覺得按這一切來走,張詠幸自然是人生光明的人,這一生還求什麼?
那些盤旋於腦的其他認知,澎湃於胸的異端感受,都是該泯滅的見豕負塗。
這樣的生活張詠幸過了20年,她覺得她應該也會這樣過一輩子。因為張詠幸的父母對她的行為不是出於恨,若是恨,那反抗這一切是很簡單的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