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燙水蛭VS(第1/2 頁)
這邊小黃毛聶恆已經到了最後收火的階段了。
只見他手法嫻熟地翻炒著鍋中的水蛭和滑石粉,鍋裡散發出陣陣熱氣。
隨著時間推移,原本乾癟的水蛭逐漸變得飽滿起來,就像重新獲得了生機一般。
然而,空氣中瀰漫著一絲腥臭味兒,讓人不禁皺起眉頭。這股異味正是水蛭經過滑石粉的翻炒後,排出的雜質所散發出來的。
這時大家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為什麼田老師之前會給每人發一個口罩,原來是因為這味道實在太難聞了。
隨著小黃毛聶恆將已經炒好的水蛭從滑石粉中一一揀出,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的盤子裡,他的作品終於完成了。
此刻的水蛭已不再是普通的水蛭,而是經過炮製後的燙水蛭。它們個個飽滿而富有光澤,似乎蘊含著無盡的生命力。看著自己精心炮製的成果,小黃毛聶恆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經過炮製後的水蛭,已經減去了毒性,不管是將其粉碎後製成藥丸,還是直接入湯藥,都是非常好的藥材。
而小黃毛聶恆則摘下手套,端起自己炮製的水蛭,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實驗桌上。他的眼神充滿了挑釁,看向了一旁的李介賓。
看著眼前新鮮出爐的燙水蛭,李介賓不禁感嘆道:“這炮製技術真是令人驚歎!”他知道,炮製水蛭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經驗,而這個人顯然已經掌握了其中的竅門。
水蛭是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環節動物,通常被稱為螞蝗、水蛭或柳葉螞蝗。它們的身體柔軟且有彈性,可以伸縮自如。為了得到乾燥的水蛭,人們通常會在夏秋兩季捕捉這些生物,並使用沸水將其燙死,然後晾曬至乾燥或者採用低溫乾燥的方法。
對於水蛭的炮製方法,歷史悠久且多樣化。早在漢代,醫家們就開始嘗試不同的炮製方法。例如,《金匱要略》中記載了熬製的方法,而《傷寒論》則強調了要用溫水洗淨以去除腥味。隨著時間的推移,炮製工藝不斷發展和改進。到了宋代,《太平聖惠方》中提出了炒黃的炮製方法。而《活人書》則進一步創新,先用石灰炒制,然後再進行熬製。
在元代,出現了鹽炒的炮製方式。明代時,炙烤成為主流。而清代則引入了香油炒焦等新的方法。然而,現代炮製水蛭的主要方法是滑石粉炮製。相比之下,這種方法更具優勢,不僅能夠有效去腥並降低毒性,還能更好地保持水蛭的完整性。
總之,炮製水蛭的方法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從古代的簡單處理到現代的精細工藝,每一步都體現了人類對中藥炮製技術的不斷探索和創新。
李介賓仔細地觀察著眼前的這些被炮製過的水蛭,它們呈現出一種淡淡的黃色或者黃棕色,每一隻都微微鼓起,彷彿充滿了生命力一般。他輕輕地拿起一隻,用手指捏了捏,感覺到它的質地非常酥脆,似乎一碰就會破碎。接著,他將這隻水蛭放入旁邊的搗藥罐中,然後拿起藥杵輕輕敲擊了一下,只見那隻水蛭瞬間破碎成了粉末狀。
李介賓聞了聞那些粉末,一股輕微的腥味撲鼻而來,但同時又帶著一絲鹹苦的味道。他深深地吸了口氣,感受著這種獨特的氣息,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慨之情。
\"水蛭味鹹苦,性平,有毒,歸肝經。\"李介賓緩緩說道\"它可以破血逐瘀,治療症瘕積聚、經閉以及跌打損傷等病症。而這些經過滑石粉炮製後的水蛭,不僅降低了毒性,而且使其質地變得更加酥脆易碎,更容易粉碎入藥,方便製成丸散使用......\"
事實上,這還不是全部原因。如果經驗豐富的老羅在場,他可能會補充解釋:選擇滑石粉作為炮製材料還有一個重要因素。經過常規炒制的水蛭,其內部的氨基酸會有一定程度的流失,但使用滑石粉炮製後的水蛭,不僅能有效防止氨基酸的流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