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我有三策,可……(第2/2 頁)
此時更顯得蒼白無力。
“信陵君!咳咳咳咳……”秦王乾咳不止,“又是這個信陵君!咳咳……”
秦王本就虛弱,氣急攻心之下,導致呼吸不暢,差點沒把心肝脾肺腎都咳出來。
長平之戰後,秦國後面又有一次攻打趙國,都打到邯鄲了。
當時就是這個信陵君,竊符救趙,一舉成名。
秦王氣得要死。覺得這個信陵君簡直就是秦國的詛咒,幾次拖延秦國統一天下的腳步。
群臣個個眉頭緊皺。有的義憤填膺,有的慌里慌張,少數幾人緘默不言,陷入沉思。
秦軍,連續兩次,大敗於信陵君。
“各位愛卿……咳咳咳……可有良策……咳咳……解此國難?咳咳咳……”
秦王紅著一雙眼眸,咳嗽不止,但眼睛還是緊緊盯著底下的群臣,希望有人能站出來。
但這個時候,哪裡還有人敢站出來跟信陵君交戰?
呂不韋不敢,昌文君也不敢,昌平君還很年輕,沒打過戰,而嬴政還是個少年,更不懂打戰。
上將軍蒙驁,剛剛被人打得太慘,龜縮在函谷關內,不敢出關應戰。
前將軍王翦,此時也在函谷關,協助蒙驁處理各種事務,軍隊大敗,士氣低落,還有很多事情需要王翦處理,蒙驁此時已經懵了,但還是有些明智的請王翦幫忙收尾。
其他人,或因為資格,或因為膽量,無法承擔國戰的責任。
,!
看著秦王咳得過於辛苦,王陳有點不忍。
有過經歷的人都應該知道咳嗽不止的痛苦。
而處於痛苦中的秦王,只想聽到自己想聽的好訊息,不然只會更加暴躁和痛苦。
身為人子,王陳必須頂上。
他狠狠咳嗽一聲。
站了出來。
百官紛紛側目,屏息凝神,靜候王陳高論。
在眾人眼裡,滿堂的退卻,格外映照出王陳塔前一步的風采。
而他們也確實想聽聽這個長安君的高論。
畢竟,此時的王陳,論名氣和聲望,已經不輸於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
當然,在他們心裡,其實也沒有抱多大希望。
因為王陳的諾大的聲望,只是建立在文化領域,他的學識確實讓天下人敬仰,可以說百家之學無一不精,甚至比正統的百家傳人和掌門,都要更加精通他們的學問。
但指揮軍隊,進行國戰,跟舞文弄墨可不是一回事。紙上談兵的典故剛剛過去不久,誰也不想自己的國家成為下一個趙國。
因此,他們是想聽一聽,王陳有沒有戰場之外的良方,可以補救一下戰敗的損失。
王陳沒有讓人久等。
他開口了,可他說的卻是:“父王,孩兒先請您先顧念自己的身體。您聽我的,來,輕輕吸氣,對,誒,再緩緩吐氣。”
眾人差點繃不住要罵他了。
這算什麼?佞臣?哦,不對,這是秦王的兒子。
可這時候表演父慈子孝合適嗎?
大失所望!
這下子,就連呂不韋、嬴政等人,都開始斜著眼睛看王陳了。
秦王也發懵,可還是依言而行,配合王陳的節奏,慢慢將呼吸調整過來。
王陳畢竟是他最:()太玄道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