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製作四大名瓷,火熱的影片!(第3/3 頁)
瓷坯上鏤空雕刻。
手起刀落間,一個個米粒樣式的“玲瓏孔”逐漸浮現。
孔外還有浮雕,配合起來就是一幅栩栩如生的花卉圖案。
“真強啊!”王書遠不禁感慨。
同一時間,許多人和王書遠一樣,刷到了這個影片,停留在影片中觀賞。
以前看到長影片都是倍速,這一刻,很多人都沒有選擇倍速,而是用原速度看秦飛製作玲瓏瓷的過程。
秦飛在泥胎上雕刻出花卉圖案,用刻刀鏤空雕刻出很多小孔。
接著,他又用一種特殊的釉,以毛筆沾上,一點一點填入到小孔中填滿,之後再二次上釉。
之後,是八小時一千度高溫的燒製。
如此,玲瓏瓷便燒製成功。
網友們看著覺得驚豔,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玲瓏瓷的刻孔和上釉有多難。
最後的成品,所有的瓷器上都有發著光的圖案。
只要有光,瓷器就會呈現出“光孔”,晶瑩剔透,美不勝收。
這種瓷器,比彩色的瓷器更顯得“高階”。
本身白色,更能把光的透亮表現得淋漓盡致。
華夏的文化是浪漫的。
不僅會運用手藝,還會運用光。
就像是秦飛曾經雕刻的那件玉雕“佛光普照”一樣。
王書遠按下點贊,然後繼續刷下一個影片。
雖說他並不會從事和瓷器相關的行業,可能會好奇搜搜玲瓏瓷多少錢,然後買一件,也可能不會去搜尋。
但當他以後再看到類似的發著光影的瓷器,他會對周圍人說道:“這瓷器我看過,是那個大師做的,叫玲瓏瓷,華夏特有瓷器。”
如此,就夠了。
這條影片,點贊很快破了兩百萬。
留言更是破了幾十萬條。
熱度非常高。
秦飛看到這樣的資料,很高興。
他高興地並不是自己的資料本身有多好,他不接廣告不帶貨,資料好壞對他來說沒什麼關係。
他高興的是知道華夏有非常多人,依然喜歡傳統文化,依然喜歡傳統手藝。
有了這些人,那麼傳統手藝,就永遠不會沒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