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5 頁)
在建築和陶器文化上有相似性,緊接著到古典後期甚至與普克
地區有更強的文化紐帶。例外的是歐信託克,它反映了一種無從得知溯源的古典
前期的文化。
在佩滕正北,有三個地區展示了獨具特色的建築和陶器,但幾乎沒有石碑,
這些地方從北到南是:里奧貝克、車尼斯和普克地區。所有這三個地區的舊址都
顯示了比佩滕更鬆散的規劃。高高的金字塔上幾乎沒有廟宇,更多的是宮殿式的
建築物,這些建築物幾乎全是密閉的四邊形。在所有地區,最卓越的陶器是板岩
器皿,一種製作加工美觀精巧而樸素的陶器,這與佩滕和北部尤卡坦較溫軟、單
薄的單色和多彩藝術品形成了對比。
車尼斯和里奧貝克地區的建築物大多是共同的:精心製作的重灰泥面像圍繞
著龍嘴周圍的門是該地區特有的;塔是以假廟形態立在金字塔頂部來裝飾建築物
的角;石造建築是大塊石頭的樣式,有加工很好的表面。普克式建築最傑出的是
其上方精巧的琢石鑲嵌工藝和劃分門口圓柱的應用。普克石造建築表面是帶斜角
的薄石板。車尼斯和里奧貝克舊址彷彿處於一個單一的巨大的文化區域,這個中
心幾乎還沒有考察過。普克地區很小,車尼斯和普克地區的許多舊址是具有兩種
風格的建築物。在這些舊址上,普克風格的建築物從地層學上來說是晚於車尼斯。
里奧貝克和佩滕之間的邊境地區似乎明顯缺少車尼斯和普克地區特點的文化
交錯。里奧貝克和佩滕這兩種風格的遺址,即使在分離幾英里的時候建築風格也
截然不同,包括設計,還有在里奧貝克舊址上沒有石碑。儘管這兩種型別遺址上
的陶器還沒有完全被勘查過,但初步檢查說明他們在各具特色的同時至少部分是
同時代的,這就必定意味著里奧貝克和佩滕之間在一段時期內有一道明顯的文化
分界線。由於降雨和植被的生長對這些地區的影響難以察覺,而形成的一種持久
的自然地理學上的區域;也由於沒有以往語言上的分界線的證據,所以一些種類
的政治分界線很可能是由文化分界線帶來的。車尼斯-里奧貝克文化地區的中心
可能正好位於邊界地區的北部,在坎佩切中部的東邊。
考古證據與在征服期本地報道基礎上再現的北部瑪雅歷史有相當大的分歧。
有一派意見認為,普克遺址代表的是中部瑪雅活力的復興,正是由於這種活力向
北移動才導致他們拋棄了家園,不過這個說法還沒得到證實。但值得注意的是,
中部地區對半島北部的陶器貿易和影響在特普尤時期以後急劇下滑,顯示了北部
地區濃厚的本土文化發展的強勁勢頭,而同期是中部瑪雅發展的頂峰。
古典後期普克地區的文化全盛時期為美洲留下了最壯觀的建築物群遺蹟。除
已知的幾個大的遺址——烏克斯馬爾、拉布納、薩伊爾和科巴以外,平均幾平方
英里就點綴著一些直立的拱形枕梁支撐的建築物、數不清的房屋平臺和蓄水池。
有陶器為證,普克文化最終繼佩滕附屬的古典前期文化之後傳播到了尤卡坦平原
北部。普克式的板岩器皿在北部舊址上越來越廣的使用也證明了對該地區漸進的
文化影響和傳播。在普克地區,讓建築活力閃耀噴發的是地下蓄水池的開發利用,
這些蓄水池圍繞在石砌廣場出入口的周圍以便排水。據估計,烏克斯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