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4/5 頁)
是虛影,本體依舊在陰陽圖中。但姜義感覺到,它們與之前有了很大不同,蘊含了某種高深道意。
紫金巨龍飛出,重新化為百丈大,六條赤金小龍虛影環繞,它仰頭看著天空金色九龍,張口咆哮!
姜義心中突然想到那句名詞,不禁脫口而出: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相柳瑟縮在丹田邊的混沌霧中,心中震撼道:“質問無上帝皇!現在就開始走皇者之路了嗎?這是,何等妖孽,又何等危險!不對,這只是龍氣,是道意和實力,但缺乏氣運,還——”
當!
鼎聲震盪,滄桑威嚴的氣勢瀰漫,一個青銅小鼎從丹田微型世界上空飛出,三足兩耳,古樸滄桑。
它飛向紫金巨龍和六條小龍,並迅速變大,重新化為百丈,與七龍並駕齊驅,渾身震盪出混沌霧氣,與龍氣相互結合,形成難以想象的氣息。
姜義心念一動,本能地將元神放出,元神眉心一顆白點突然飛出二十餘個金字,發出一連串轟隆聲,狠狠地烙印在青銅大鼎上:
木邊一兔走將來,自在為君不動手;
平定四海息干戈,年來為社稷。
姜義揉了揉眼睛,發現乾坤萬年歌飛出的二十八個金字預言,此時只有二十六個,原來最後一句的“兩百”消失,卻留下兩個空缺。
這是時間難以確定,還是我實力太低,無法看清?姜義疑惑,而相柳心中卻發如驚濤駭浪,姜義帶給它的意外數不勝數,但都比不上這一次。
九五之尊為皇者,很多天王都能凝聚九龍,但就是無法得到真正的氣運,形成大鼎,所以,成皇太難。但此時,姜義這個中將級準天兵,竟然有了皇者基礎,這不是之前的二十八字預言,而是實在的基礎!
姜義深吸一口氣,之前的這些都在他意料之外,卻能感覺到,得到了巨大好處。之前的準備,現在才開始。
他神色鄭重,從綠翡翠中取出一枚納戒,神識溢位一絲,開啟納戒。
轟!
一條“幾”字形大河出現,看著這熟悉的大河,姜義又驚又喜,納戒是師傅柳風給的,卻沒想到有黃河虛影。
黃河長近兩百丈,姜義眼神一凝,精確地測算出有五百四十六米,正是俗世界黃河縮小萬倍。
黃河在咆哮,無盡泥沙在沉浮,姜義早知道,那是一個個華夏曆史的沉澱,是天驕人物、是古城廢墟、是繁華滄桑。
黃河上游躍出一顆石子,脫離了河道,所過之處形成另一條小河,與龐大的黃河相比,是那麼渺小,卻在姜義心中分量難以動搖——姜水。
這是父母告知他修煉界的存在後,為他開啟三重門的地方,當時他才知道,每年搬家一次的原因,卻被天竺修士破壞;修養一年後,認識了流浪的肖書,發現他是五行體,於是,父母為他通竅,為姜義重塑金脈,結果被扶桑修士再次破壞,逼入龍州……
眼前的姜水散發出無上的聖光,形成一個淡淡人影,讓姜義心中一顫,無比熟悉的感覺傳來。
神農生於姜水,故姓姜,是姜家始祖。姜義確定,這個人影就是華夏人文始祖神農,是自己先祖!
又一顆泥沙被浪花捲起,化身一個虛幻人影,他仰頭看天,喃喃自語:“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天問》?姜義沒想到是屈原的傳世名著,意思很簡單,是屈原對天地開始與演變、神話傳說、歷史興衰等一切事物現象的發問,追求天地人之間的至理。
表面意思很簡單,姜義早聽說過。但此時仔細體會,卻發現字字珠璣,蘊含天地至理,越是仔細體會越模糊,就像要抓住手中的沙子,抓得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