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2/5 頁)
脅,長安城戒嚴。八月二十四日,突厥軍隊攻擊高陵。
李世民派出勇將尉遲敬德,作為涇州道行軍總管,抵達涇陽,防禦突厥。尉遲敬德抵達前線後,立即組織反攻,與突厥軍隊在涇陽打了一場惡戰,尉遲敬德勇不可擋,生擒敵軍將領阿史德烏沒啜,並且擊斃突厥騎兵一千餘人。
雖然尉遲敬德在涇陽之役中取小勝,但是仍然無法遏制突厥人的前進步伐,頡利可汗的的主力進抵渭水河畔,直逼長安城。突厥二十萬雄兵,列陣於渭水北岸,旌旗飄飄數十里。京城兵力空虛,長安為之戒嚴,人心惶惶。
李世民被迫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至渭水邊,隔渭水與頡利對話,指責頡利負約。不久後唐大軍趕至太宗背後。頡利見唐軍軍容威嚴,又見太宗許以金帛財物,便請求結盟。兩天後,即八月三十日,大唐皇帝李世民與頡利可汗在長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橋上,簽署了和平協議,雙方斬殺白馬立盟,之後,頡利可汗率突厥全體騎兵返回。一場大戰偃旗息鼓。這就是有名的“渭水之盟”
當然這也是有誘因的,那就是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在加上樑師都親自去向東突厥的頡利可汗獻策,才引發了著名的‘渭水之盟’。
不過這也和當時的背景有關,當時東突厥每年都會南下寇邊,只是以前一直都沒有選擇這一條孤軍深入的線路而已,但是這並不是說他們不知道。
這就是前文所說的這就是東突厥的陰謀,他們沒行駛這個陰謀只是由於他們在等待一個,能夠一次性掀翻大唐的機會而已,而李世民上就是由於李世民才發動了‘玄武門之變”登基為帝,讓國內政治不穩,讓才東突厥看準了機會,發動了這個準備一經的陰謀,要不是李世民的英明神武,就差點讓東突厥陰謀成真,把大唐掀翻了。
而今年張陽為了讓東突厥感覺時機已經成熟,可是和李世民他們費了不少的心血,這調動大唐最精銳的二十萬大軍前去,邊境防禦就是其中的一步,至於其他的準備就不足一說明,那可是相當的多和複雜,花費了很多的錢財和心血。
而東突厥在今年夏季開始以來沒有對大唐發動第一波的夏季攻勢就很能夠說明問題了。以去年的損失。要是在這個秋季再不發動一波對於大唐的秋季攻勢,那麼東突厥這個以遊牧為主的民族,今年這個冬季就不好過了。
到時候不知道有多少牲口和族人會因為糧草短缺,挨不過大草原上的這個寒冷的冬季,那樣一來對於頡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的威信可是會造成極大的損害的。
這之後,他們還想讓整個東突厥完全的聽命於他們這可就是相當的困難了。基本就沒有多大的可能了,一個不能讓族人吃飽肚子的領導,更本就不能讓這些個有著強烈的弱肉強食觀念過著遊牧生活的人民服從的。
他們可是以狼為信仰的存在,俗話說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伱不能讓伱的族人吃飽肚子,甚至還有餓死的危險,這樣的領導人是不合格的。
所以這個秋季註定了,也頡利可汗為首的東突厥在去年東西損失慘重的眾多小可汗和小頭領們。必定會帶著他們的那些去年冬季更他們一樣損失慘重的族人們,發動一次聲勢浩大的南下大唐驚擾邊境掠奪之旅的,這已經是不可避免了。
而這渭水河上的西渭橋北邊,可是相當開闊的,在歷史上可是連東突厥的二十萬雄兵都是能在這安營紮寨的,這東突厥軍隊可都是輕騎兵,二十萬雄兵,就代表著最少還有二十萬匹健壯的戰馬,這可不是一塊小了的地方能夠容納下的。
遙想那突厥二十萬雄兵,列陣於渭水北岸。旌旗飄飄數十里是何等的壯觀,可惜這是作為敵人的東突厥的軍隊,在壯觀,都是敵人的存在。
但是這並不能抵擋張陽一遊西渭橋已經渭水河北岸的興致,當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