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遠航(第2/3 頁)
義嘛?
呂薩有點心虛地看看周圍。還好,珊多拉還沒回來;哈巴等猩猿也從不關心人類的八卦。
呂薩已經知道了人類女性之間,有基於爭奪所愛之人的強烈嫉妒敵意。
這該怎麼跟珊多拉解釋?
此刻,他第一次產生了人類情感中“惶恐,不安,心虛”這種不清不楚,中間狀態的灰色情緒。
這是AI深度學習感性化的進步,理性化的退步。
在這種進步/退步中,呂薩越來越接近人類的思維意識。
“小孩子不要亂許諾。當心你父母罵你。”呂薩總算蒐羅出一句得體的應對之言。
“我沒有父母。鯤族人從十歲開始,就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
烏厘子眉目顧盼神飛,笑嘻嘻道。
呂薩秒算了幾個一百億億次方,還是沒算出應對之道。
…………
幾天後,人—猿遠征隊再度啟程。伯爵倒沒有食言,安排了答應好的一切。
烏厘子已是自由身。呂薩給她留下了很多食物,用品。
足夠她衣食無憂地在浣熊市修養一段時間,養好傷,回故鄉雅圖島。
近百條大船,滿載人、猿、馱馬,以及補給貨物,浩浩蕩蕩從斯坦尼亞河畔出發,駛向北方。
呂薩在考慮帶上虛弱的赫娜拉時,就計劃了新的“少步行”的行進路線。
新路線將順斯坦尼亞河,向北航行六百公里,為期十餘天,足以讓赫娜拉恢復元氣。
船行到一個叫“角獸灣”的河灣口,那裡,斯坦尼亞河將彎轉。
人猿隊伍也將棄船登陸。向東方向穿過一片巨大的針葉森林,再重新踏上北上的公路驛道。
彼時,距北方猿領地,也就不足百多公里了。
兩岸平原,已經初雪覆蓋。北方凜冽的寒風,刮在寬闊的斯坦尼亞河面上。
雖然颳得人臉生疼如刀割,但是,也鼓滿了船帆,令遠征隊乘風破浪。
航速很快,操作的鯤族船員,也技術嫻熟,訓練有素。
呂薩所在一條大木船,長達百米,寬近30米,全由上好的油楠木打造。
特別令呂薩印象深刻的是,整條船展現出了高超的設計水平,和工藝水準。
作為沒有機械加工力量的新石器時代,船體卻被打造得異常精緻,完備。
每一寸間隙,都嚴絲合縫。不用鉚釘,卻牢不可破。
甚至河面漂浮的浮冰,在高速碰撞中,都沒有對船體造成什麼損害。
下到底艙,有舵輪房,漿艙,儲藏室,休息艙,平衡水密艙……等等,一應俱全。
尤其是漿艙的劃漿傳動機構,將齒輪與滑輪精妙組合,只需六個水手,就能在無風的情況下,划動船隻快速航行。
速度甚至不失六級風力下的風帆推進。
呂薩覺得,只差引入化石燃料的蒸汽機械,鯤族人的船舶製造,就可以突破時代了。
人類在短短一千年裡,就從一無所有,發展出了祖先們經歷數萬年才取得的成就。
這,是太陽水晶板的影響,還是赤月夜冕的影響更多一些?
呂薩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考多了起來。尤其是沒有當下現實意義的問題,他也饒有興趣去思索。
而A400的底層邏輯是:只有為了解決當下的困境,才需要思考對策。
其他的思考,都會產生大量冗餘資料,拖累系統。
對鯤族人造船業的思索,顯然對解決當下問題,沒什麼鳥用。屬於冗餘資料。
但CPU,竟然沒有執行冗餘資料預警和刪除程式。
在珊多拉眼裡,呂薩依然是那個常常望著空曠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