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抵達馬邑 大軍再次集結(第2/2 頁)
當代國公李靖的帥旗出現在馬邑城外的時候,探子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
隨著代國公李靖歲率領的中軍的到達,預示著戰爭即將會被打響。無論是先鋒軍還是中軍,所有計程車卒都已經開始摩拳擦掌,枕戈待旦。因為大軍圍繞著馬邑城修建的營寨,突厥探子就算想要傳遞訊息,也是做不到的。但是突厥軍隊的訊息卻又在大唐斥候的一次次進進出出中,一次又一次的匯總在了中軍帥帳之中。雙方軍事資訊之間的差距,也是的勝利的天平在一步步的偏向大唐這一邊。
當然,當蘇定方和程硯的先鋒軍時刻準備著聽從軍令,向著突厥進攻的時候,代國公李靖作出了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一個決定,作為大軍主帥的代國公李靖要帶領先鋒軍3000餘騎對突厥的惡陽嶺進行突襲。
這一條軍令下到之後,由代國公李靖所親率的這一路大軍中的所有將領都有一些不理解。他們都認為如此倉促的孤軍北上,和漢武時期想要領5000步卒就能縱橫匈奴的李陵一樣,都太過不把敵人當回事了。
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李陵的5000步卒又怎麼能和先鋒軍的3000鐵騎相比?代國公李靖的這種作法,可以說是開創了閃電戰的先河。他的最終目的就是要用這種快速有效的打擊,來徹底的將突厥的軍事部署打亂,不給突厥軍隊任何的反應時間。
蘇定方和程硯,以及所有的先鋒軍士卒並沒有理會軍中其他將領的非議,而是積極的開始準備著即將開始的大戰。程硯給自己的三匹戰馬都穿上了厚厚的馬衣,使得它們能夠更好的適應著北方的嚴寒。
要說這馬衣,就不得不說程硯這幾年來不遺餘力的收集著一種叫做白疊子的花朵。有些人曾一度認為程硯就是一個窮人乍富,而又附庸風雅的政治投機者而已。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當程硯的蘭陵縣子府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匹戰馬,在寒冷的冬天都可以擁有不止一套名字叫做棉衣的東西,用來抵禦嚴寒的天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