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吐谷渾來襲 大唐給予當頭棒喝(第1/2 頁)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涼州城下起貞觀八年的第一場雪的時候,艱難行軍而來的吐谷渾軍隊在他們的國主慕容伏允的率領下,終於來到了距離涼州城外50裡的地方。
接到斥候的稟報之後,代國公李靖並沒有因為天氣的原因而給予吐谷渾人更多的休息的時間,反而是命令潞國公侯君集和邊軍將軍樊興率領邊軍和左衛向著吐谷渾大營進攻。
不得不說,程硯所提供的方法的確有效,同時也從側面說明作為左衛的軍士,他們都稱得上“精銳”二字。
為了能夠參與到討伐吐谷渾的序列之中,左衛的軍士們幾乎是嚴格遵守了程硯所制定的方法,雖然這其中有許多人並不需要,可是為了能夠保證左衛的整體性,左衛的軍士們在潞國公侯君集的命令之下,幾乎可以用“苛刻”二字,來形容他們對待自己的方式。
好在機會總是給予有準備的人,左衛的軍士們的努力也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了高原所帶給他們的所有的問題。再加上充沛的營養攝入,如今左衛的軍士們已經成為了高原上的猛虎,只等軍令的下達,他們就可以痛飲吐谷渾人的鮮血了。
就在潞國公侯君集和邊軍將軍樊興在集結部隊,排程糧草的時候,吐谷渾的前鋒部隊3萬人,就已經來到了涼州城下。見到這個情況,潞國公侯君集和邊軍將軍樊興都是大喜過望。在派人向代國公李靖通報自身情況的同時,也加緊了對後勤糧草的調集工作。
與此同時,潞國公侯君集騎在程硯作為回禮送給他的“青海龍種”,帶領著最為精銳的左衛的2萬餘軍士們浩浩蕩蕩的開出了營地,在吐谷渾軍隊的正前方排開了陣勢,大戰一觸即發。
相對於左衛軍士們的躍躍欲試,當吐谷渾的前鋒將軍慕容博看到唐軍陣前,騎在戰馬之上的潞國公侯君集的時候,內心也是一陣的慌亂。
作為吐谷渾的貴族,慕容博當然知道大唐的潞國公侯君集,更加知道他在作戰之時不要命的作風。整個飛虎軍在潞國公侯君集的率領之下,最後戰至只餘十幾人的事情,雖然在他們這些吐谷渾貴族眼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可是就是他們認為的不可能,在他們多方打聽之下,最終還是確認了,大唐的潞國公侯君集和他所率領的軍隊,在戰陣之上,全部都是勇往直前且悍不畏死的存在。
在古代戰爭之中,正面對戰的時候,若是在損失三成人員的時候,這支軍隊還沒有崩潰,就已經算得上是“精銳之師”。若是損失五成的人員的時候,這支軍隊還沒有崩潰,就可以被稱之為“鐵軍”。
當年的渭水之畔,潞國公侯君集和他所率領的飛虎軍直至戰鬥到僅剩十幾人,放眼整個古代戰爭史,都是絕無僅有的存在。
因此當慕容博知道阻擋在他面前的是大唐的潞國公的時候,他渾身的戰力就只剩下了7分,再加上“將士兵膽”,慕容博的全部表現都呈現在他麾下的吐谷渾將士的眼中,也使得吐谷渾3萬餘人的前鋒軍計程車氣,在一瞬間瓦解。
作為久經沙場的潞國公侯君集,他當然不可能放過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當即身先士卒,向著吐谷渾的前軍衝擊而去。
左衛的軍士在潞國公侯君集的率領之下,組成鋒矢陣,狠狠地撞擊在吐谷渾前軍的軍陣之上。使得本來就在裝備上與唐軍相差甚遠的吐谷渾軍隊,在瞬間就被左衛的軍士們在他們的戰陣上撕開了一條口子。
隨著潞國公侯君集的不斷深入,吐谷渾前軍的軍陣被撕裂的口子也是越來越大。當潞國公侯君集手中的馬槊將面前的最後一名吐谷渾士卒挑起,又重重的跌落下來之後,潞國公侯君集已經殺穿了吐谷渾前軍的軍陣。
為了給身後的左衛軍士提供充足的空間,潞國公侯君集騎著身下的戰馬向著左前方繼續賓士。帶到最後面的左衛軍士也脫離了吐谷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