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頁(第3/4 頁)
味雜陳,十分凌亂。就帶著這樣的心情,我踏上了東行的旅程。
要去尋找蓬萊島,必須先到山東。山東有一蓬萊市,此蓬萊,當然不是我們要找的蓬萊島,據說是秦始皇東巡前往蓬萊島尋仙問藥時到過這裡,故將此地也取名為蓬萊。蓬萊市位於山東省東北部,並臨黃海、渤海,我們這次就是得先到蓬萊市,然後再經蓬萊市出海。
離開玄堂東上的第二天,我們就來到了山東省的蓬萊市。在蓬萊市停留了一天,主要是租船及置備食物。
因為我們都沒有出海的經驗,自己開船肯定是行不通的。於是我們找到了當地的一位漁民,四十來歲,因為長期在海上工作的原因,全身曬的黝黑,不過卻十分的壯實。他有打漁的漁船,我們就打算出錢包他的漁船,讓他送我們出海。
那位漁民問我們要去哪裡?我說:&ldo;你知道出海往東數百里外有一個叫歸墟的地方嗎?&rdo;
漁民搖了搖頭,說沒聽說過這個地方。
我又問他,可知道出海數百里外一座叫做陰山的大山嗎?
漁民依舊搖頭,這也不奇怪,畢竟不管是歸墟還是陰山,都是在只存在於神話傳說中的,如果眼前這個漁民都知道的話,那也用不著讓我花盡心血來尋找古境湖地圖了。
漁民見我們說不出要去哪裡,便對我們的身份起了疑,問我們是什麼人,準備要幹什麼去?
為了打消他的疑心,我們就告訴他,我們是民間一支探索隊,想探尋一下神話中的蓬萊仙山到底存不存在。
漁民一聽,重新打量了我們一眼,不由大笑道:&ldo;你們這不會是在跟我開玩笑吧?這種神話故事裡的事情你們也信?&rdo;
見他不相信,於是我就將古境湖的地圖取了出來,給他看了一下地圖中的那個島。然後說:&ldo;我們蒐集各種古籍文獻,都有記載這個仙山。我們就是愛好探索一些神奇之事,不管它是否真的存在,我們只是想去探尋一下。&rdo;
&ldo;真搞不懂你們這些愛好探索的心思。&rdo;聽我這麼說,漁民嘀咕了一句,雖然心裡覺得我們的想法夠扯淡了,但他還是問道:&ldo;你們要去幾天?去多遠?&rdo;
我想了想,如今離中秋月圓之夜還有四天時間,於是就說:&ldo;四五天,只要出海外東數百里的樣子。怎麼樣,願意帶我們去嗎?&rdo;
漁民想了想,於是對我們說:&ldo;太遠了,而且要去那麼久,錢少的話不太想去。&rdo;
聽到這話,我自然知道他的意思就是給的價錢高的話,他還是會去的。於是我們就給了他一個高價,最後他終於是點頭答應了。
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倒一點也不假。只要給的錢足夠讓人動心,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對於眼前這個漁民來說,他要的只是錢,而我們能不能找到神話中的蓬萊島,他才不在乎呢。
我們置備了大量的淡水、食物,這些東西的量足夠我們在海上堅持一個多月。我們將這些東西全都搬上了漁船。
這位漁民姓楊,因為年紀比我們都大,所以我們都管他叫老楊。
臨出發前,楊大哥還不忘嘀咕抱怨著這趟出海時間太久了。他的意思是,他們的漁船一船都不會跑太遠,只在近海打魚,快則當天就回,慢則次日便回,絕不會一出去便是四五日之久。一來,他們的漁船並非遠航的專業漁船,這種木船硬體條件並不太適合遠洋。二來,假若船隻出了故障,附近海域的漁民彼此都熟識,相互能有個照應。所以,這就是他不太願意遠行的原因。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