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第1/2 頁)
人影如花輕輕淺淺招展,暗香如潮濃濃淡淡湧動,一時間瓊華殿宛若九重天外的仙宮,花魄的凝練,在諸人眸子裡掀起驚濤駭浪的欽羨。
因為雲夢晚晝夜不息的努力,皇后雖說未醒,氣色卻在一點點好轉。而皇上劉珞終於有了時間來發落害皇后中毒的亂臣賊子。
……
夜深,明陽殿依舊燈火通明,座上是怒火中燒的劉珞,底下跪倒的一片是各個宮裡的太監、宮女。旁邊又擺了几案,分別坐著的卻是內閣,內務府,刑部等各處的重臣,他們身後身側還紛紛立著些各色人等……
總之,月華城裡,能用得上的,會審案子的,都在。
其實,按照丞相喬安白的意思:聖山身體欠安,何況身份貴重,實在不應該親自在此處審問。再者,溯古至今,哪裡有把議事的御書房,佈置成衙門的模樣,皇城十三衛親自負責把一干人拉出來,拖出去,十分不成體統。
可劉珞聽了他的勸誡,就豎了眉毛看他。
出身清貴的喬安白覺得,自己應該有古聖賢的遺風,再不能奴顏卑骨落了讀書人的風骨,他緊皺了眉頭,挺直了脊樑,甚至,大了膽子用手拂了拂衣襟,極力顯得灑脫。他眸子裡承載了自己對皇上荒唐的無聲的譴責,更多的卻是浩然正氣‐‐喬安白自以為,應該是這樣的。
那一刻,劉珞忽然覺得,怎麼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丞相如此礙眼?簡直一時也不願看到他在眼前。
於是,劉珞擺了擺手,道:&ldo;丞相,朕聽聞最近襄州頗有異象,且內閣上了摺子,說有人尋了古四書的原本,要進上的。朕以為,此事若是不假,定要尋個有身份的人,親自去迎這聖本。卿乃天下文人之首,最是合適。&rdo;
喬安白愣了愣,正要回話。
皇上卻又開口:&ldo;還有,卿若是到了襄州,正應該細細甄別,倘若有假,一定妥當處理,莫讓張揚,倒成了天下人的笑話。此事鄭重,卿千萬謹慎處之。&rdo;
&ldo;臣……&rdo;喬安白覺得,此時自己一定應該說些什麼的,其實古四書的真跡,他從來心心念念,再不肯假他人手去襄州迎回的,可是,眼下,似乎正在議論明陽殿裡該不該審案的事情,怎麼忽然就如此草率的提到了迎書的事宜?
劉珞似乎看出來喬安白的不滿,即刻解釋:&ldo;禮部已然擬好了章程,事不宜遲,馮侍郎,你等好生為丞相講解清楚,明日一早,太子長亭相送,願丞相早日將古四書平安迎回。&rdo;
皇上既然吩咐,太子劉旭與禮部的馮侍郎自然都恭謹上前應了此事,向著喬安白道:&ldo;不知丞相何時有暇,我等也好將擬好的章程講與丞相商議。&rdo;
喬安白愕然抬頭看向皇上,他真的不知道有如許後招等著自己,而劉珞依然豎著眉目看他,不滿之情溢於言表,似乎他再多言,便更有雷霆之怒。
古語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喬安白覺得,自己的傲骨受到了挫折,再無法鏗鏘有力效仿古先賢進諫,索性甩了甩手,一聲長嘆,道了聲:&ldo;臣告退。&rdo;便轉身走了……
此番作作,喬安白想,自己也算有上古遺風,只盼一貫算是明君的皇上能因此深思,意識到臣子的不滿,和自己的錯誤,明陽殿審理一事就此作罷才好。
可他身後,劉珞環顧眾人一眼:&ldo;卿等誰還有異議?要追隨喬丞相,到襄州迎古四書,承上古先賢之志?&rdo;
……
只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