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2/3 頁)
把大不列顛群島分隔開的愛爾蘭海,象是一個港灣而不是一個實際的分離物;但是歷史已經表明,它曾給聯合王國造成威脅和危機。路易十四時期,當法國海軍幾乎相當於英國和荷蘭的聯合艦隊時,愛爾蘭出現了最嚴重、最複雜的情況,該島幾乎全部被當地人和法國人所控制。然而,與其說愛爾蘭海對英國是一種威脅‐‐英國交通線中的一個薄弱環節,還不如說它對法國非常有利。由於法國不敢叫它的戰艦冒險進入它的狹窄的水域,才把準備進行登陸的遠徵軍派至英國南部和西部海岸。在決定性時刻,被派至英國南部海岸的法國大艦隊徹底地打敗了位於那裡的英國和荷蘭的聯合艦隊;與此同時,25艘法國快速帆船被派至聖喬治海峽,進攻英國的交通線。位於愛爾蘭的英國陸軍處於敵對人民包圍之中,處境十分危險。但是博因河之戰和詹姆斯二世外逃,挽救了英國陸軍。這種進攻交通線的行動,嚴格說來是屬於戰略問題,這次進攻與1690年的進攻一樣,都對英國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在同一個世紀裡,西班牙由於沒有一支強大的海上力量把其各個領地緊密地連線在一起,這種分散所造成的軟弱也為我們提供了上述深刻的教訓。西班牙在其強盛時期的末尾,當時它還仍然佔領著尼德蘭(現在的比利時)、西西里和一些義大利的領地,更不用說它在美洲大陸還有許多殖民地了。但是,西班牙的海上力量已經非常軟弱,因此當時的一位見識廣、頭腦清醒的荷蘭人曾明確指出:&ldo;在整個西班牙海岸上,只有幾艘荷蘭艦船在航行;自從1648年西班牙和荷蘭議和以來,西班牙只有寥寥無幾的艦船和海員,以致使他們開始公開租用荷蘭艦船駛往西印度群島,從前西班牙人是非常小心的,他們不準外國人進入西印度群島……&rdo;這位荷蘭人繼續說道:&ldo;很明顯,作為西班牙腹部的西印度群島(因為西班牙的所有收入幾乎都來自那裡),必須透過一支海上力量與其頭部西班牙本土相連;那不勒斯和尼德蘭像兩支不能為西班牙竭盡全力的臂膀,若不運用海運,西班牙就不能從這兩個地方得到東西,和平時期西班牙利用荷蘭的海運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戰爭時期利用荷蘭的海運卻存在許多困難。&rdo;半個世紀之前,亨利四世的主要大臣蘇利,把西班牙描繪成&ldo;一個雙腿和臂膀強壯有力,而心力卻極度衰竭的國家&rdo;。自從蘇利時代以後,西班牙海軍不僅遭受了慘重的損失,而且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不僅是恥辱而且是墮落。其結果主要是海運被毀;製造業也隨之消失。西班牙政府所需支援,不是依賴於分散於各地的屢遭打擊後倖存下來的貿易和工業,而是依靠幾艘運寶船從美洲運來的白銀作為涓涓細流的財政收入,而這些運寶船經常受到敵巡航艦的截擊。不止一次,由於損失6艘大帆船,使運寶船的活動癱瘓了一年多。當戰爭還在尼德蘭進行時,荷蘭控制了海洋迫使西班牙派出的部隊無法走海路而是經陸路長途跋涉,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由於同樣的原因,西班牙的必需品供應短缺,以致雙方達成了現在看來是很可笑的協議,即:由荷蘭艦船為西班牙提供必需品,這樣荷蘭的艦船就供養了本國的敵人,可是反過來荷蘭人卻得到了在阿姆斯特丹進行交換倍受歡迎的硬幣。在美洲,西班牙人得不到本國的支援,儘可能躲在共濟會會員背後保護自己;西班牙人在地中海未遭侮辱和傷害,主要是因為荷蘭人對地中海不感興趣,而法國和英國還沒開始在那裡爭奪制海權。隨著歷史的發展,西班牙帝國由於沒有海運,因此原本屬於它的尼德蘭、那不勒斯、西西里、梅諾卡島、哈瓦那、馬尼拉和牙買加相繼被別國奪走。總之,西班牙海運的毀滅可能成為它全面衰退的一個徵兆,它已是西班牙陷入深淵的一個主要原因,到目前為止,西班牙還沒有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